这种新方法只要在患者头部开个小孔
2015-7-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这种治疗方式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有着不用全麻、插管、开颅和输血,并可在床边及ct监测下进行等的优点
人体最复杂、最神秘的部位在哪里?大脑无疑首当其冲要在这个区域动手术,对于医生来说,永远都是一次穿越生死的挑战不过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先进医学仪器和设备在临床上的使用,神经外科手术有了长足的进展:以前很多医生连碰都不敢碰的脑干区域手术,如今开展得越来越多;以前九死一生的脑动脉瘤,如今用一个“夹子”就能让患者起死回生;以前要开颅的脑出血,如今只需在局麻状态下给病人脑袋插条细细的管子就能完成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已有多种神经外科手术可以挑战人类生命禁区的极限,而且越做越精细,成功率也越来越高
然而,室壁瘤与夹层动脉瘤在脑干动手术可不是开玩笑的,脑干出血数毫升就可以致命,而脑干肿瘤在以往被认为是手术“禁区”,位置深,手术难度大,易造成脑干内的重要结构损伤,“稍有不慎,病人就有可能心跳呼吸骤停,手术成功的机会只有20%”曹志恺说,不过,病人家属的理解和配合给了医生很大的信心,“他们表示任何结果都可以接受,让我们大胆地去做”
脑出血:
今年62岁的赵先生日前突然在家晕倒,被救护车送到医院,经影像学检查,赵先生的脑动脉长了一个血管瘤由于血液的冲击,瘤体在血管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一旦破裂了就会引发广泛的脑出血,病人生命危在旦夕据曹志恺介绍,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死亡率高达30%,如何在它破之前堵住血管的缺口是治疗的关键
最终,方女士成为脑动脉瘤术后了那20%的幸运儿,手术非常顺利,医生成功地从她的脑干上把肿瘤剥离出来,并且没有损伤任何脑组织
文/记者黎蘅 通讯员魏星
脑动脉瘤:眉骨开个小口就能手术
对付脑动脉瘤,除了开刀之外还有一种介入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多发性的动脉瘤,也就是病人脑袋里的血管瘤不止一个,难以通过开刀完成手术方法是用一根导丝从大腿根部的股动脉进入身体,穿过颈动脉找到动脉瘤的“老窝”导丝前面夹着一根根像头发一样细的小弹簧,弹簧进入瘤体后,医生一按病人体外的“发射装置”,弹簧就会卷曲,并填满瘤体,瘤体变成实心的,血就不能冲破瘤这个“气球”了患者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廉,所需费用往往是传统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的五分之一
曹志恺介绍说,以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表现处理这类脑出血,往往需要开颅但自从开展了微创新技术以来,开颅手术已逐渐成为“过去式”,“除非出血面积特别大,病情特别严重的病例”这种新方法只要在患者头部开个小孔,在床边ct的监测下找到出血部位,伸进一条小导管将血肿引流出体外
脑干肿瘤:生命禁区也能动刀
秋冬季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发季节,以往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在40%~70%,近10余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治疗的发展普及,疗效不断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至3%~33%专家分析说,季节的变化以及外界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的正常代谢,改变血液黏稠度,血浆纤维蛋白质、肾上腺素均升高,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短时间内颅内血管不能适应如此较为明显的变化,即出现血压的波动,如果再肝动脉动脉瘤加上一些外界的诱因,如疲劳、情绪激动、喝酒等,很容易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曹志恺告诉记者,方女士这个病例在当年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和启发“她是我们医院开展的第一例脑干区域的手术,而从那以后,我们在这个领域投入了很多的研究和实践如今,8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成功完成了30多例脑干区域的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
微创手术引流代替开颅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曹志恺
专家点评:
放在以前,像赵先生这样的情况得在额头打开一个十多厘米的口子而现在,随着一种名为“动脉瘤夹闭术”的开展,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生只要在病人眉骨附近开一个4厘米左右的小切口,从那里进入病人的大脑,在显微技术的辅助下,找到血管瘤的位置,然宽颈动脉瘤后用一个特殊的“夹子”夹住血管瘤的“脖子”,避免血液再次通过动脉瘤的薄弱部分发生出血,同时使血管的血流重新恢复通畅
在大脑的众多区域里,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莫过于脑干,因为它是人体的生命中枢,控制着呼吸、心跳和循环等众多重要功能8年前,32岁的方女士就差点因为长在脑干区域的一个肿瘤而丧命那一年,方女士正在桂林出差,一天晚上突发剧烈头痛,没多久就昏迷了过去当她再度醒来时,已经在医院的病床上,身边围满了家属广西当地多家大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会诊后认为:一个大肿瘤长在了方女士的脑干,这种情况没救了,家人准备后事吧
专家点评:
今年51岁的老张是一家机关的司机前几天晚上和朋友相约吃火锅,几杯白酒下肚,老张突然头痛欲裂,然脑颈动脉瘤后当场就在餐厅昏迷过去了老张被送到医院后,情况紧急,医生立即为其施行了“微创方体定向钻颅置软管血肿吸引术”,术后第二天病人开始恢复知觉,两周后基本恢复了生活和工作能力
然而,方女士的母亲不甘心看着女儿就这样死去,连夜带着女儿来到广州,被救护车送进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据当年负责手术的神经外科主任曹志恺介绍,病人的肿瘤是个血管瘤,比较大,而且长在脑干的桥脑部位病人入院时已经压迫到了脑干导致昏迷,如果不做手术,病人有可能会成为植物人,或者因为肿瘤破裂而丧命
手术和介入两种方法都各有利弊和适应症,有时不能相互替代,两种方法都是在薄弱血管上的精心“雕琢”,稍有不慎则会前功尽弃而患者的预后,还取决于出血的严重海绵窦动脉瘤程度、动脉瘤破裂后大脑损害程度和术后患者的颅内病情的恢复情况等复杂原因
专家点评:
原标题:盘点那些穿越生命禁区的手术
脑干曾经被视为手术禁区,致残致死率极高;脑动脉瘤死亡率超过30%,以往要开颅才能手术……
曹志恺认为,神经外科医生如今之所以能成功穿越手术“禁区”,除了医生的技术本身,也有赖于各种手术仪器、设备的进步现在,在为病人进行脑干区域的手术前,都会先通过一种特殊的磁共振检查,将肿瘤的位置、神经纤维素与肿瘤的关系等参数通过影像学技术一一呈现出来,让医生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而日益先进的电子显微技术,则有助于扩大医生在手术中的视野,让手术做得更精细此外,通过术中全面的电生理监测,可以对手术中的任何变化作出基底动脉瘤预警,让医生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怎么预防白癜风白癜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