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开颅夹闭系列三后交通动脉瘤

2018-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患者朱某某,男性,60岁,住院号。患者因“突发头痛、恶心及呕吐12小时”于-7-28入院。入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急诊行“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诊断:右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本例手术由以下医护人员协作完成:

主刀:张良

助手:张建锋

麻醉师:廖浪

手术护士:甘露聂玉琴

图1:术前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图2:术前CTA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一多头状结节突起影,瘤长约4.6mm,瘤颈约2.7mm

图3:术后造影提示动脉瘤夹闭术后改变,未见动脉瘤显影,图示为动脉瘤夹处

图4:手术夹闭动脉瘤

图5:术中夹闭动脉瘤

图6:术后CT,术区未见明显出血,鞍区右侧高密度影为动脉瘤夹

专家点评(刘振业教授):

颅内动脉瘤在脑血管意外中占第三位,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原因,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发生率居颅内动脉瘤的首位。典型表现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和体征,包块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谵妄木僵定向障碍痴呆等精神症状、癫痫、脑膜刺激征等。

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包块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进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及其崩解产物是发生脑血管痉挛的重要始动因素。它们可能导致血管舒缩因子内皮素与一氧化氮之间平衡关系破坏导致血管痉挛,早期清除这些物质是减轻脑血管痉挛,防止继发缺血性梗死的有效措施。外科术中可以对颅底血肿进行清理,甚至可以局部使用抗血管痉挛药物,从而对血管痉挛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本例患者以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的典型症状就诊,入院后行头颅CTA检查提示右侧大脑后交通动脉起始段动脉瘤,瘤长约4.6mm,瘤颈约2.7mm。入院后急诊安排行动脉瘤夹闭,手术采用显微镜下翼点入路,切开硬脑膜后,逐次开放外侧裂池及颈动脉池释放脑脊液,开放蛛网膜下腔,显露载瘤动脉,细心分离动脉瘤颈后夹闭,确认夹闭完全无误,清除脑池内积血,以罂粟碱冲洗术野,预防血管痉挛,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有明确并发症,术后复查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显影。

神经外一科(颅底脑干中心)简介

颅底脑干中心由张良(教授、博士)领衔长期从事颅底脑干疾病的治疗。

主治:①脑膜瘤②胶质瘤③动脉瘤④脑出血⑤脑外伤⑥先天性血管畸形⑦脑积水⑧三叉神经痛等

联系方式

?()--

?手机:(张医生)

(李医生)

?(张医生)

(李医生)

?







































中科医院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by/8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