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球囊再发威,经典技术克顽疾

2021-4-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日前,一位来自江西的患者经当地医生介医院神经外科就诊。患者一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视物模糊、复视伴医院眼科就诊,一直以眼科疾病进行治疗。近20天出现视物模糊及头痛症状明显加重,医院神经内科就诊。造影发现巨大颅内动脉瘤,动脉瘤直径为2.2*3cm。

当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复视、眼球外展受限、视野缺损等眼部症状,尤其是伴有头痛症状,在进行眼科检查提示眼部无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时,务必及时去神经外科进行就诊,行头部CT或CTA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或者颅内血管性病变。

科室简介

作为“国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和“湖北省脑卒中诊疗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神经外科,开设普通床位47张,设独立NICU病房(病床5张)。以脑血管病微创外科全模式诊疗(多模影像融合诊断、介入手术治疗、显微手术治疗、复合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为特色。核心技术有:介入技术(血管内治疗术)、显微外科技术、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神经内镜技术与锥颅置管引流术等微创外科技术。经湖北省卫健委鉴定,《复杂脑血管病多影像融合诊断和精准治疗》居国际先进水平。

颅内巨大动脉瘤目前最新的治疗方法是置入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但即使是国产血流导向装置价格仍然很高。李俊主任团队仔细分析造影资料,发现使用血流转向装置也存在技术上的困难。经过团队周密的术前讨论及准备,决定用可脱球囊闭塞载瘤动脉(颈内动脉)和动脉瘤,该手术方式效果可靠、并发症少而且费用低廉,关键是闭塞颈内动脉后患者是否出现脑缺血的症状,能否耐受颈内动脉闭塞。

首先在局麻做球囊临时闭塞试验(BOT试验)。交叉造影显示对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向患侧代偿良好。术中TCD也提示患侧血流供应良好。术中李俊主任不断与患者交谈,患者对答如流,无头痛头昏,无偏瘫失语。进一步在基础血压控制性降低20%的情况下继续观察TCD及神经功能状况,患者没有异常。整个颈动脉临时闭塞观察时间历时1个半小时,患者无任何不适,提示患者可以长期耐受颈动脉闭塞。经过严格、规范的加强BOT试验后,采用两枚可脱球囊闭塞了颈内动脉。

球囊像“大坝的闸门”一样稳稳的堵在了颈内动脉,远端的巨大动脉瘤会像没有水源灌溉的“田地”一样逐渐枯萎消亡。

术后患者头部及眼部症状明显改善,无偏瘫失语,MRI检查没有脑梗塞病灶,一周后痊愈出院。

李俊主任介绍,可脱球囊闭塞病变动脉是最早采用的经典介入治疗技术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即在临床上应用。马廉亭教授等我国神经介入先驱在80年代应用于颅内动脉瘤(尤其是巨大动脉瘤)等的介入治疗。随着微弹簧圈、支架、血流转向装置等新型介入材料出现之后就很少有人应用了,毕竟牺牲一根主要的脑供血动脉是有较大风险的,相当一部分患者也无法耐受闭塞颈动脉。事实上,早年采用可脱球囊闭塞载瘤动脉和动脉瘤(尤其是巨大动脉瘤、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等难治性动脉瘤),在合适选择的病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关键是闭塞动脉(如颈内动脉)前的BOT是否严格、正规。否则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脑缺血的症状,出现偏瘫失语,甚至危及生命。只要通过了严格、规范的BOT试验,可脱球囊这一经典的介入技术也可以获得意外的惊喜效果。

-

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ys/11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