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这一幕,医院连续发生
2020-1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突发肢体麻木
4小时不间断呕吐
……
来桐旅游的罗先生
陷入昏迷
同时被诊出
“动脉瘤”!
罗先生与妻子从北京来到桐庐旅游,原本轻松愉快的旅行,在5月27日发生改变。
当天,罗先生突发肢体麻木,而且4个小时不间断呕吐,被医院急诊。当时罗先生已经昏迷。急诊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警惕动脉瘤破裂。医院也明确了诊断结果: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原来,罗先生此前有高血压病史20多年,但没有按规定服药。
神经外科王林国主任医师立刻做好术前准备,并邀请了杭州专家一起为患者行开颅显微镜下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夹闭术+腰大池置管引流术。
到5月29日早晨,罗先生拔除了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可自主对答,同一天,他也从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但危险还未结束。在治疗恢复期间,罗先生出现意识不清,发热,电解质钾低,偶尔出现肢体及颜面部抽搐不止等一系列的情况。在王林国主任医师的判断下,罗先生又在全麻下行“腰大池置换引流+脑脊液置换术”。后续的治疗也紧跟其上,罗先生恢复得比预期还要好。
经过十几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罗先生神志逐渐转清,生命体征平稳,身上已无各种高、中危管路,并且可以进行简单的言语对答。他的肢体活动能力开始恢复,可以下床走动,目前已出院休养。
“圣手挽生命悬壶妙回春”、“关怀备至胜似亲人医德高尚技术一流”6月21日,罗先生妻子拿着两面锦旗,来到桐庐一院医共体总院神经外科病区,向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林国等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无独有偶
就在罗先生妻子送来锦旗的隔天
王林国医师又收到了一面锦旗
6月23日,张先生的妻子又来到神经外科,送了一面锦旗。张先生因为车祸导致重度颅脑损伤及弥漫性轴索损伤,昏迷,瞳孔散大。情况也是十分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手术。王林国主任医师明确各项情况后,马上进入手术室,为张先生手术。手术过程紧张惊险,最终顺利结束。术后,张先生被送入ICU治疗,后续经气管切开后,继而转入神经外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目前,医院进一步康复锻炼,但现在已能清楚对答,下床活动。
锦旗的背后
往往是一个又一个惊险的故事
在桐庐一院医共体凤川院区
一碗米饭、两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令人动容
同样在6月23日这一天,桐庐县凤川街道园林村的陈大伯送了两面锦旗到桐庐一院医共体凤川院区。
一面送给“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的好院长”,凤川院区院长高敏;一面送给“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潘金荣。
而这一切的是因为陈大伯的老伴现在每顿能吃一碗白米饭了!
“一碗白米饭”为何令陈大伯欣喜不已,满怀感激?
事情要从疫情肆虐的年的3月说起——
陈大伯的爱人,78岁的胡大妈,今年3月医院检查出颅内良性肿瘤。4医院实施手术治疗,但术后一直发热不退,体温持续维持在38°C。陈大伯回到桐庐找到潘金荣医生开了三贴中药。陈医院给胡大妈服用,体温退了下来,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画上完美的句号。
4月29日左右,陈大伯的爱人处于昏迷状态,全身浮肿,医院继续治疗。该医院医生诊断后告知家属大概只剩两周存活时间。心情悲痛之余,陈大伯坚持不放弃治疗,把胡大妈转医院重症监护室,一周后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期间,胡大妈一直低热,神志一阵清一阵混,有时候连老伴也不认识。陈大伯再次找到了潘医师,让潘医生到医共体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对胡大妈进行现场会诊。
在凤川院区院长高敏和潘医生,以及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共同救治和精心照料下,胡大妈的病情渐渐好转。
时至5月29日,胡大妈已基本痊愈,出院居家休养。陈大伯感念医护工作者为自己的爱人重获健康,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据悉,陈大伯的爱人最近已经能下床活动,而且每次都能吃一大碗米饭。说这话的时候,陈大伯满脸的幸福。
一面面锦旗的背后
是医生的技艺精湛
是家属的真诚感激
是一个又一个惊险、感人的故事
感谢有你
白衣天使!
来源:桐庐一院医共体
编辑:戴江影
我倡议佩戴口罩拒吃野味勤快洗手减少串门见屏如面拒绝谣言配合查验科学就医支持请转不用等了!桐庐的,来了!给孩子洗澡时桐庐妈妈越看越不对劲!这习惯害人,家长要警惕了转发!这件事桐庐人赶紧做!忘记的后果很严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