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肝癌的TIPSS介入治疗
2021-5-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术者:医院,介入诊疗科,李桂杰主任
医院,消化内科,李坤副主任
临床背景信息
TIPSS手术,全称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interhepaticportosystemicstent-shunt,TIPS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并逐步成熟的,用于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一种微创介入手术技术。就像给汹涌的洪水开辟了一条安全的分流渠,TIPSS手术是在肝内通过支架建立了一条门静脉的人工分流道,将门静脉血液分流,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目的,手术成功,门静脉血流可迅速减少,门静脉高压可立刻得到缓解,门静脉高压造成消化道出血的几率会大大降低,其疗效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肯定。
病例信息
患者主诉:发现HBsAg阳性6年余,鲜血便4天。
简要病史:六年前发现HBsAg阳性,并开始保肝治疗,未行抗病毒治疗。四年前复查示肝硬化、脾大,口服“恩替卡韦”。一年前新发肝占位,并手术切除,术后一月发现便血,行脾栓塞及肝介入治疗。后肝占位复发,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近便血数日,收入我院。
影像图片
影像所见及诊断
1,急性消化道出血;2,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3,门脉高压;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5,肝恶性肿瘤术后复发。
病例讨论与分析
该病例综合肝癌肝硬化门脉高压,经介入诊疗科与消化内科学科间会诊,行TIPSS(经颈静脉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是患者目前最好的治疗选择。CT结果显示,患者肝硬化肝癌,重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但同时也看到了患者的门脉血管位置不好,绝大部分裸露于肝外,如果术中不慎,很可能会造成患者的致命性腹腔大出血。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后实施手术。
栓塞和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梯度测定为17mmHg(分流前为30mmHg),门脉压力降低43%,超过了欧洲和我国的TIPSS分流指南要求的标准(分别为降低20%和25%)。
由于我们在术中刻意控制了精确的穿刺和分流道位置及直径的选择,也保留了门静脉灌注的压力,所以术后患者未出现任何的出血、肝性脑病、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文章来源:龙口三益更多精彩指南:
多种方法处理颅内复杂多发动脉瘤
医院田甜团队-血泡样动脉瘤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介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指南(第4版)
支扩竟然能变成这个样子,快来学学火眼金睛!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版
门静脉血栓TIPS及局部溶栓治疗
CT、MRI、超声,谁更适合引导微创介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