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middot第58期颅内动脉

2020-8-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第58期

弹簧圈之歌要说柔软缠绵,其实是金丝银线;要说硬朗刚坚,竟然能千迂百转。舒展时吴带当风,紧致时曹衣出浣。推出去狮滚绣球,收回来枕戈待旦。婉若游龙,翩若惊鸾,仿佛兮若蔽月之轻云,飘摇兮若扬雪之流岚。破解了多少血光之灾,挽救了多少普罗倒悬。是他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弹簧圈!——自吟自唱《弹簧圈之歌》

颅内动脉瘤栓塞的两大基本技能,一是微导管的塑形,二是弹簧圈的选择。关于前者,我曾写过一部章回体小说《颅内动脉瘤微导管塑形演义》共八回,感兴趣的同学尽管去翻阅。关于后者,早就有同学提议让我写一写,因为觉得写这东西有些烧脑,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捉笔。

为方便后面表述,先澄清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颅内动脉瘤大小的分型,根据《王忠诚神经外科学》,颅内动脉瘤按瘤体直径分为小型(<5mm)、中型(≥5mm,≤10mm)、大型(>10mm,≤25mm)和巨大型(>25mm);有时<3mm的动脉瘤又称微小动脉瘤。个人感觉这个定义过于笼统,因为动脉瘤不太可能是标准的圆球形,都是类似具有长径和短径的椭球形,所以我给出的分型是:微小型(短径<3mm)、小型(短径<5mm)、中型(任何径≥5mm,≤10mm)、大型(任何径>10mm,≤25mm)、巨大型(长径>25mm)。如果是形态不规则的分叶状动脉瘤,则按照每个分叶来测量长径和短径。为什么一定要区分长径和短径呢?后面您会明白,这直接决定了弹簧圈的选择。

第二个概念是弹簧圈规格的含义。举几个例子:

QC-3-8-3D,前面的QC是产品代码,隶属美敦力公司,3-8的意思是二级螺旋直径3mm,长度8cm,后面的3D指弹簧圈形状为三维球型。

QC-3-8-HELIX,前面不赘述,后面的HELIX指弹簧圈形状为二维螺旋型。

APB-1.5-4-3D-ES,APB是产品代码,隶属美敦力公司,1.5-4指二级螺旋直径1.5mm,长度4cm,3D指弹簧圈形状为三维球型,ES是ExtraSoft的缩写,指加软。

MicroPlex10-1.5-3-HyperSoftHelical,前面的MicroPlex是产品代码,隶属MicroVention公司,10指的是10系列的弹簧圈(一级螺旋直径在0.in.左右),1.5-3指二级螺旋直径1.5mm,长度3cm,后面的一串英文意思是超软二维螺旋型。

MicroPlex18-12-43-CosmosComplex,前面的MicroPlex不用说了,18指18系列的弹簧圈(一级螺旋直径在0.in.左右),12-43指二级螺旋直径12mm,长度43cm,后面的一串英文意思是复杂三维型。

下面步入正题:颅内动脉瘤栓塞时如何选择弹簧圈?一、如何选择弹簧圈的直径(此处统指二级螺旋直径)?首发弹簧圈的选择极为重要,理论上所有动脉瘤都应该以其短径为参数选择首枚弹簧圈的直径,以免“撑”破动脉瘤。比如5mm×8mm的动脉瘤,首枚弹簧圈的直径要选择5mm而不是8mm。但根据动脉瘤大小分型,也可以有变数。对于小型特别是微小动脉瘤,弹簧圈直径的选择要趋于保守,比如4.5mm×6mm的小型动脉瘤,首枚弹簧圈可以选择4mm的直径;2.3mm×4mm的微小动脉瘤,首枚弹簧圈宜选择2mm的直径。对于中型动脉瘤,首枚弹簧圈的直径和动脉瘤的短径大差不差就可以了,比如5.4mm×8mm的动脉瘤,首枚弹簧圈的直径选择5mm或6mm都无可厚非。对于大型动脉瘤,弹簧圈直径的选择可以激进一些,如果一定要量化,则可能是合理的参数。比如8mm×12mm的大动脉瘤,首枚弹簧圈可以选择10mm左右的直径;12mm×20mm的大动脉瘤,首枚弹簧圈可以选择16mm左右的直径。对于巨大动脉瘤,直接用25mm直径的大弹簧圈招呼就可以了,25mm也是所有公司的弹簧圈的最大直径。后续弹簧圈的直径一般以1mm为间距递减,对于微小动脉瘤则可能以0.5mm为间距递减。在没有颅内动脉瘤专用支架的年代,瘤颈宽度曾经也是弹簧圈直径选择的重要参数,但现在有了支架辅助技术,瘤颈宽度就不在考虑之列了。二、如何选择弹簧圈的长度?这是个令所有新手挠头的问题,为什么挠头?是因为新手对弹簧圈的规格还不熟悉。其实所有公司的弹簧圈都有固定的规格,遵循固定的规律,那就是弹簧圈的长度(以cm为单位)一般都设计成直径(以mm为单位)的2~4倍,比如直径5的弹簧圈,其长度规格一般包括10,15和20;直径≤3mm的微小弹簧圈,还有更短的长度。如果说弹簧圈直径的选择要更多参考动脉瘤的短径,那么弹簧圈长度的选择要更多参考动脉瘤的长径。经验之谈,如果动脉瘤长径∶短径≥1.5,则弹簧圈在特定直径下肯定选择最长的那款;如果动脉瘤长径∶短径<1.5,则弹簧圈在特定直径下可选择短一些的长度。所以,当你算好弹簧圈的直径了,弹簧圈的长度也就迎刃而解了。以美敦力弹簧圈为例,其各种规格如表所示,其他公司弹簧圈的规格也多与此相似:对于一个特定动脉瘤,需要填入总长度为多少cm的弹簧圈才能达到致密栓塞?这里有个计算公式:动脉瘤体积可按照多田公式(Coniglobusformula)计算,即:长×宽×高÷2。30%是指栓塞体积比,即动脉瘤致密栓塞所要求的弹簧圈体积与动脉瘤体积的比值。弹簧圈的厘米体积是指每厘米弹簧圈的体积,因厂家、规格不同而不同。以美敦力弹簧圈为例,一级螺旋最细(0.8in.)的弹簧圈其厘米体积为0.59mm3,一级螺旋最粗(0.in.)的弹簧圈其厘米体积为1.07mm3。以MicroVention弹簧圈为例,一级螺旋最细(0.0in.)的弹簧圈其厘米体积为0.51mm3,一级螺旋最粗(0.0in.)的弹簧圈其厘米体积为1.14mm3。粗略来说,各种弹簧圈的厘米体积平均为0.8mm3。后面有一个动脉瘤的演示病例,先提上来分析,动脉瘤大小7.27mm×6.04mm×6.46mm,则动脉瘤致密栓塞所需弹簧圈总长度=[7.27×6.04×6.46÷2]×30%÷0.8=53cm。一般首枚弹簧圈的长度钦定为总长度的1/3到1/2(18~27cm),那么这个区间内最常备的长度规格就是20cm。根据动脉瘤短径6.04mm,首枚弹簧圈的直径选6mm,所以首枚弹簧圈的规格就出来了:6~20。由于用这个公式计算过于繁琐,而且全部参数(包括动脉瘤体积、栓塞体积比、弹簧圈的厘米体积)均为估算,并不精确,所以临床实践中根本用不到。之所以在这里颇费篇幅介绍这个百无一用的公式,是为了让各位同学了解些许背景知识。

但是,利用这个公式反推栓塞体积比,对于临床上评估动脉瘤栓塞程度还是很有价值的:

跟大家介绍一个网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yy/10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