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天冷腿痛可能是动脉硬化惹的祸
2018-4-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三九严寒之际,不少中老年人出现腿痛的毛病,有些人以为是关节炎、“老寒腿”,却不知下肢动脉硬化也会导致腿痛,应注意保护血管的健康。
对于动脉硬化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跟冠心病、高血压等脱不了干系。但动脉硬化导致腿痛可能鲜有人知。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黄新天教授指出,事实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中老年人群中并不少见。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下肢动脉硬化后处于缺血状态,表现为腿部发凉、麻木,走路时间长了就会腿部酸痛,休息后会缓解或消失,再走则再酸痛(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当下肢动脉硬化严重而闭塞时,即使不走路也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医学上称之为静息痛),尤其是夜间症状更加严重,有些病人就会因为剧烈疼痛而无法入睡。冬天气候寒冷,气温低,血管受低温的刺激会进一步收缩,从而加重缺血状态,腿痛在就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或加重。在了解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根结所在之后,我们的预防措施也就相当明确了,就是要防治、延缓动脉硬化。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健康生活方式是防治动脉硬化的基本措施。黄教授表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包括:养成合理的作息规律,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劳累过度。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腿部的保暖,以免血管收缩而加重闭塞。另外,平时还要注意让腿部保持血液运行流畅,尽量不要长时间屈曲腿部,如长时间盘腿、跷二郎腿等。其次,饮食要合理,营养均衡全面。健康的膳食结构就是要保证营养的均衡和全面,不暴饮暴食,三餐定时定量。少吃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限制食盐和甜食的摄入量,适当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粗杂粮的摄入量。另外,平时注意选择一些对血管健康有益的食物,如黑木耳、洋葱、山楂等。再次,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持之以恒的运动锻炼是维持血管健康的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在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的选择方面要因人而异,根据年龄、身体状况等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或者心跳不超过(-年龄)/分钟。黄教授提醒说,喜欢早锻炼的人群,还要注意冬季不宜过早出门锻炼,可以改为室内锻炼或者太阳出来后、八九点钟的时候再到室外锻炼。最后,心脑血管慢性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原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等疾病患者,应该积极治疗这些基础疾病,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合理规范地服用药物,以控制或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患者认为腿痛就是骨科的疾病,跑到骨科去检查,结果没有发现异常,就放松警惕了。早期错过了治疗,导致动脉硬化闭塞症进展的后期,腿痛剧烈,影响正常的行走,甚至会出现足部尤其是脚趾的溃疡或者发黑坏疽,此时就不得不采取手术治疗了,比如血管搭桥、介入疗法等。
专家简介黄新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攻血管外科疾病的外科诊治,特别擅长动脉闭塞性疾病(包括颈动脉闭塞)、动脉瘤、静脉疾病、先天性血管畸形的腔内治疗。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