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临床疗效和安
2018-5-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作者:吴志林张锦钊胡世峰吴鉴洲黄金培
单位: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技术要点,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年4月-年10医院因微小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23例微小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17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6例采用支架辅助治疗。致密栓塞19例(82.61%),4例(17.39%)瘤颈残余。所有患者载瘤动脉均通畅,术中无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4.35%)术中发生载瘤动脉狭窄闭塞,置入支架后载瘤动脉恢复通畅。术后6~30个月DSA随访均无再出血。1例(4.35%)瘤颈残余患者1年后出现瘤颈部动脉瘤复发,给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23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分0分共21例,2分有2例。结论:介入栓塞技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
颅内微小动脉瘤(最大直径≤3mm)瘤腔小、置管困难,介入栓塞术中并发症多,术中破裂出血率高达8%。对于破裂后出血的微小动脉瘤而言,再次发生破裂出血的致死、致残风险仍然较高,需积极的治疗,近几年随着神经介入材料的发展,介入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微导管、微导丝、弹簧圈以及颅内支架的改进和更新,微小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术中并发症大大减少。多项研究显示,微小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研究回顾性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介入栓塞治疗的23例破裂出血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该治疗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连续回顾性纳入年4月—年10医院综合介入科收治的颅内微小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