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指导脑瘫儿童双下肢屈伸交替运动
2018-10-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双下肢屈伸交替运动对正常儿童来讲非常容易,但对于脑瘫患儿却有相当的困难。由于肌张力过高或过低的缘故,患儿在做这一动作时,会伴随出现明显的内收、内旋或外展外旋姿势,更严重的患儿根本不能完成下肢屈伸的交替姿势。
在对患儿进行双下肢的屈伸训练之前,首先要进行髋关节的内收、外展动作的控制训练,在骨盆的控制、髋关节的控制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才能进行双下肢的屈伸交替动作训练。
双下肢的屈伸交替动作训练的要点是:让膝关节向头部方向运动而不是向外侧或内侧运动。训练当中,如果患儿出现明显的内收、内旋姿势,训练者要用双手轻轻地扶住患儿的双膝诱导他进行屈伸运动;而肌张力稍低,稍有外展外旋姿势的患儿,训练者可以抓握住患儿的脚,并在运动时施加阻力,这样让患儿边抵抗阻力边做正确的下肢屈伸运动。
这时所施加的阻力可以使整个下肢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就能使得肌张力不断地增加,进而提高髋关节的控制能力及双下肢屈伸的控制能力。训练时,应注意在每一个屈伸过程中,尽可能使髋、膝、踝屈伸到最大的范围。
西北脑瘫诊疗中心专家门诊
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门诊预约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国内首位脑瘫医学博士,残联特聘脑瘫专家,创立脑瘫外科康复一体化全程治疗法——梯度疗法,最大程度改善脑瘫治疗效果,专攻小儿脑瘫、顽固性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擅长:脑瘫、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帕金森、癫痫的外科治疗,神经电生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李华,主任医师,教授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曾任职于中国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完成各类颅脑高难手术余例,发表论文数十篇。现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脑瘫诊断、评估,各种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管狭窄。顽固性癫痫。鞍区肿瘤和后颅窝肿瘤等外科治疗。
刘桂萍,儿保科主任
儿科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治疗师、陕西省儿童保健学分会、陕西医学会健康教育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儿童早期综合健康发展专业委员会、西安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现医院儿保科主任。
从事儿童临床工作近30年。曾在北医三院、北京海医院进修学习,在多家杂志上发表数拾篇文章。承担儿童心理行为治疗的科研立项1项。多次在媒体进行育儿知识的讲座。
擅长脑瘫、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营养代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矮小症等疾病和疑难疾病的治疗。尤其擅长儿童心理疾病的诊治。
李转艳,康复治疗师
任职医院儿保科,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康复治疗技术师,从事儿童保健及高危儿早期康复工作10年,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有丰富的经验,帮数千例脑瘫患儿做康复训练以及指导患儿家长正确,适合的康复方法。
擅长脑瘫患者PT/OT等训练及家庭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