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nbsp溶栓必不可少的那些酶

2016-10-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溶栓是治疗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卒中、肺栓塞等动静脉血栓事件重要措施,在有效时间窗内的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目前用于溶栓的药物以人工合成的酶类为主,如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等,其主要作用为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降解血栓,促进闭塞血管再通。

上述酶类虽均用于溶栓治疗,但各自在来源、作用机制、适应证等方面有所差异,故在此介绍上述溶栓酶的临床应用。

链激酶

来源:从β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取而成,虽然称为酶,但不具有酶的活性。

适应证: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冠脉综合症,心肌梗死,周围动脉血栓形成及栓塞,静脉导管血栓形成,心脏手术后血栓栓塞事件。

用药方法:先负荷量50万单位溶于ml生理盐水半个小时内静点,继60万单位溶于ml生理盐水以每小时10万单位维持。

不良反应:部分病人可出现发热、寒战等过敏反应;出血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多件于消化道、手术部位及颅内出血,治疗心梗是脑出血的发生率0.1%-0.3%。

注意:随着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增加,患者体内形成抗链激酶抗体,此类患者需要注意适当增加剂量;同时为减少过敏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可加入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预防过敏反应。

尿激酶

来源:从人尿液中提取而成的一种蛋白水解酶,也可通过培养人肾细胞的方法获取,无抗原性。

适应证: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脑栓塞等。

用药方法:急性心肌梗的患者,一次以50-万单位,溶于50-ml生理盐水中,30分钟内静脉注射。

重症肺栓塞的患者可从导管内(将静脉导管插支右心房)给药,1.5万单位/kg,10分钟内注射;静脉注射时起始剂量为3-4万单位/天,分两次静脉注射,2-3天;继1-2万单位/天静点维持,共7-10天。

眼科用药剂量为-单位,一日1次,局部注射。

不良反应:主要是内脏及颅内出血,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为1%-5%,其中脑出血的发生率小于1%。

阿替普酶

来源:利用DNA重组技术将人正常细胞产生的组织性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t-PA)重组而成。

机制:阿替普酶通过赖氨酸基与血栓内的纤维蛋白结合,并激活与纤维蛋白连接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进而溶解血栓;对循环中游离纤溶酶原的作用小,故发生出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适应证: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及心肌梗死(发病3小时内),肺栓塞,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3-4.5小时内),周围动脉血栓形成及栓塞,静脉导管闭塞。

用药方法:

1.心肌梗死和急性冠脉综合症:分为3小时给药法和快速给药法。

(1)3小时给药法:总量mg,3小时内用药;第一个1小时输注60mg,其中6-10mg在1-2min内静脉注射;此后2小时以20mg/小时的速度静点。

对于体重小于65kg的患者,以1.25mg/kg在3小时内输注;第一个小时0.75mg/kg,其中0.-0.mg/kg在1-2分钟内快速注射,剩余剂量以每小时0.25mg/kg在两个小时内静点。

(2)快速给药法:体重大于67kg的患者共给予mg,其中15mg在1-2min内静脉注射,继50mg在半个小时内静点,最后剩余35mg在1个小时内静点。

对于体重小于67kg的患者,先15mg在1-2min内静脉注射,继0.75mg/kg(最大不超过50mg)在半个小时内静点,最后0.5mg/kg(最大不超过35mg)在1个小时内静点完毕。

2.肺栓塞

mg阿替普酶在2小时内静点,待APTT降至正常值2倍时给予抗凝治疗。

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用法:0.9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90mg),其中10%在1min内静推,剩余90%在1个小时内缓慢静点。

4.导管内血栓治疗

2mg阿替普酶注入被堵导管,30min后回抽血液评估效果,若导管未通可考虑将总量增加至4mg,最大剂量不能超过4mg;若再通失败需要机械取栓。

5.周围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

用法:0.05-0.1mg/kg在1-8小时动脉内注射溶解血栓。

禁忌证:活动性内出血、颅内出血、颅内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近期颅脑或脊髓手术/外伤、严重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怀疑主动脉夹层、近期消化道/泌尿道出血、已知出血风险、卒中后癫痫发作等。

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ACE类抑制剂——增加血管性水肿风险

阿司匹林、阿昔单抗、潘生丁、肝素、抗血小板药、华法林——增加出血风险

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需在溶栓24h后明确无颅内出血时方可应用。

蛇毒溶栓酶

该酶是从蝮蛇蛇毒中提取而成,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动静脉血栓事件;因各种新型溶栓药物的问世,目前该药很少用于临床。

自习室1.溶栓酶的作用机制为激活纤溶酶原,降解血栓;2.各类溶栓酶激活纤溶酶原的特异性有所差异,阿替普酶对循环中未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无激活作用,故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尿激酶、链激酶;3.阿替普酶在治疗不同血栓事件时用药剂量和方法有所不同;4.需注意与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间的协同作用;5.新一代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瑞替普酶)应用于临床,使溶栓治疗变得更为安全。编辑:任杨源心心长按并识别下方







































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哪家皮肤病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yy/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