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结肠癌肝脏转移热消融病例分
2019-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结直肠癌是欧美发达国家肿瘤致死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在世界范围内位居第三位。近年来,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上升,尤其在大中城市已跃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的最主要器官,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15%-25%患者将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肝转移灶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近年来,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技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日益提高,可在局麻下进行,对反复出现的肝脏转移灶可进行多次消融,对肝脏体积影响不大,保留足够的肝功能,对不适合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患者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热消融技术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且疗效确切。
病例分享
患者女,54岁,年3月因升结肠肿瘤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右半结肠浸润溃疡型中分化腺癌,浸润肠壁全层,送检肠系膜、肠旁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
年9月肝脏左叶转移灶14mm×9mm×13mm,经MDT讨论,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
二维及超声造影显示的转移病灶
增强CT显示的术后消融区
年4月,肝脏左叶新发病灶10mm×7mm×8mm,第二次消融治疗。
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显示的新转移病灶及原消融灶
术中显示的消融针及汽化强回声区
术后超声造影显示消融灶未见明显血供
年6月,右叶新发病灶9mm×8mm×8mm,第三次消融治疗。
二维及超声造影显示的转移病灶
术中显示的消融针及汽化强回声区
术后超声造影显示消融灶未见明显血供
超声是结直肠癌手术切除后监测肝脏转移病灶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高分辨率仪器能检出数毫米的病灶。《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推荐术后3-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技术(CEUS)能更灵敏、准确地实时显示肝脏肿瘤供血,CEUS在热消融治疗肝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包括术前检出及定位对常规超声显示不清的肿瘤,引导、监测治疗的过程,及术后疗效评估及随访。研究表明对CEUS、CT和MRI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数目、大小进行比较,发现CEUS可以更好显示较小的转移灶。并且对于乏血供的肝转移癌,CEUS比增强CT显示得更清晰,从而可以指导治疗策略的制定。
本病例显示早期发现肝脏转移灶,消融的疗效较好。文献报道,肝转移癌经皮热消融治疗后的复发率高达11%~42%。肿瘤的大小和数目是影响肿瘤灭活和复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较大、边界不清晰的肿瘤,常规超声不易准确测量肿瘤大小,导致消融不彻底和早期复发,超声造影能较为准确地评估肿瘤的范围和边界,再进行热消融治疗,可有效灭活肿瘤、降低局部复发率。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
文章来源:浙江介入超声作者:殷平
更多精彩指南:
多种方法处理颅内复杂多发动脉瘤
医院田甜团队-血泡样动脉瘤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介入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糖尿病足介入综合诊治临床指南(第4版)
支扩竟然能变成这个样子,快来学学火眼金睛!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上海专家共识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版
门静脉血栓TIPS及局部溶栓治疗
CT、MRI、超声,谁更适合引导微创介入治疗?
“就像它从来没存在过”—甲状腺微小癌微波消融病例分享
介入小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