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介入手术成功
2021-3-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近日,我院介入科成功为一名岁的高龄老人实施了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术。这是我院迄今接受介入手术者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今天是费老术后第七天,其六个子女对介入科张振岳主任团队赞不绝口:“没想到啊!我们百岁老人还能手术,成功了,真的了不起!”
费老今年岁,家住启东市北新镇,前不久在家中感觉皮肤瘙痒,其子女也发现费老的皮肤越来越黄,偶尔还有恶心和呕吐,子女们担心费老的健康,医院检查身体。检查发现“胰腺占位,梗阻性黄疸”,肿大的胰腺头部几乎完全堵住了胆汁排泄口,出现全身发黄,延时可能导致死亡。
介入手术是唯一的可行办法!但是,岁老人的手术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做,就是冒着一万的风险抢一分的希望!不做,就是没有希望!面对这样艰难的选择题,张振岳主任团队不禁陷入彷徨,谨慎思考,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个手术方案也需要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认真研讨,最大范围内保病人安全!犹豫的时刻,6个子女强烈表达愿意全力以赴的孝心,他们说:父亲岁的年纪也要挑战下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相信医生,我们相信你们会尽力而为,既然是高风险,我们家属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所有结果,我们都接受!并且郑重地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经过周密的术前检查,对费老的身体状况进行再评估,科室内对手术方案进行深入探讨,7月24日10点10分,医院的介入手术室(DSA机房及导管室)内,张振岳主任带领黄永东、毛健、陆双林医师,与影像科徐美玉医师、蔡晓晴护师、张玲玲护师,共7人,组成介入手术小组为老人实施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只用了短短50分钟完成了手术,老人的出血也很少,手术很成功。
看见老人家介入手术成功,一家人都兴奋不已。费老的儿子感恩地说:别人不敢做的手术,张主任的团队做了,而且成功了!太了不起了!
张振岳主任表示:“介入手术的创伤比传统手术小,近年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常为七八十岁的老人进行手术,不过岁高龄的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次手术成功有赖于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在科学评估的前提下实施手术治疗,使得百岁老人术后能够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也能因此最大限度地追求幸福的晚年。”(供稿者:钱丽华)
人医介入科微创技术引领创新诊疗
介入科开创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院医院的帮助下,至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介入治疗是在影像设备导引下进行微创诊疗的一门新兴临床学科。它是借助DSA机(俗称大C臂)等影像设备,通过置入体内的特殊导管进行操作的一种新型独特的有别于内科和外科的诊疗方法。具有“不开刀、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痛苦少”等优点。
通过多年的努力,医院中率先开设介入门诊,成立了介入病房,拥有了专用的介入诊疗手术室,诊疗项目己覆盖介入的大部分领域。年手术达0多例,并已开医院才能完成的介入诊疗项目,治疗的技术水平、手术量和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尤其在血管性介入治疗方面是启东开医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介入科设有病床30张,人才梯队完整,现有医护技人员近20名,其中专职介入医生5名,具有导管室专业护理2名,专业技术人员1名。介入医疗小医院多次进修深造,均具有较高技术水准。医疗小组加强了与其他科室医疗组的沟通,使介入治疗更趋规范、合理,在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基础上,加强医患沟通,集体讨论确定手术方案,设计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预案,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专科负责人为江苏省介入分会肿瘤介入学组会员、南通市介入学会副主任委员、南通市抗癌协会介入学组常务委员、南通市放射学会常务委员。担负着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是南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和实习基地,在人才梯队、设备和医、教、研等各个方面己走在启东市的前列,科内医疗和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气氛浓烈,至今发表国家级论文5篇。省级论文10余篇。科室获南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南通市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一项、南通市新技术引进三等奖三项。
年我院更新并引进了大型悬吊式西门子AXIOMArtisZee系列血管造影机(DSA机器--行血管性介入的专用设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也是启东市医院。它具有实时成像,定位精确,造影剂用量小、机器分辨率高等优点,使图像显示清晰,方便了诊疗;曝光量的减少,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减少射线辐射影响。同时为外周血管及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开展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强大的后处理工作站确保了精确诊断、治疗,有效地提高介入诊疗水平。
医院为介入科发医院施海彬教授作为技术顾问,来院进行讲座、手术、会诊、疑难病例探讨等医疗技术合作交流,省际合作模式使得介入科业务技能大飞跃,使启东的百姓不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介入优势01
肝癌破裂治疗
患者,中年男性。因“突发腹痛3小时”入院。B超诊断为:肝癌破裂。肝动脉造影,肿瘤染色明显,并在边缘见有造影剂外溢,诊断为“肝癌破裂”。患者血压不稳,有生命危险。外科手术风险极大,行急诊介入治疗,超声定位至肿瘤血管,用栓塞材料闭塞肿瘤及出血血管,再次造影已无肿瘤染色及出血。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十天后顺利出院。
02
颅内动脉瘤治疗
患者,中年女性。因“突发头痛、呕吐6小时”入院。入院时,患者神智不清,处于浅昏迷状态。CT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可能,行急诊脑血管造影,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右大脑前交通动脉处见一巨大不规则动脉瘤,术中导管超声选择至动脉瘤内,用多枚弹簧圈栓塞后,瘤腔已闭塞,达临床治愈。动脉瘤栓塞术后,临床症状逐渐恢复正常,无肢体功能障碍,20余天后顺利出院。
03
静脉血栓治疗
患者,老年男性。因“左下肢进行性肿胀4天”入院。B超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像造影显示:左侧股静脉及髂静脉见大量血栓。患者入院时左下肢肿胀,有压痛,肤色稍加深。立即给予血管介入手术,放置滤器后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患肢肿胀明显消退,有效防止恶性并发症—肺栓塞的发生。
04
肝癌门脉癌栓治疗
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一月余,加重一周。诊断为肝右叶巨块型肝癌,且肝癌门脉癌栓形成。经过介入手术,装入门脉支架,有效缓解病人门脉高压症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延长了生命。
05
梗阻性黄疸治疗
患者,男,67岁。反复右上腹痛月余,皮肤黄染。磁共振MRCP诊断为胆囊结石、胆总管远端结石,且患者产生了梗阻性黄疸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经过介入手术,行胆道取石,装入胆道支架及外引流管置入术,使患者达到临床治愈。
06
外周动脉栓塞治疗
患者,男,72岁。头昏,站立不稳月余,体位变化时有恶心。CE-MRA诊断为双侧椎动脉斑块形成(左侧为明显),最后确诊为房颤栓子脱落导致外周动脉栓塞后,介入取栓治疗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介绍张振岳
主任医师
在普通X线、CT等诊断方面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有较为突出的见解,在本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致力于介入诊疗工作20多年,在介入领域有较高的造诣,为医院的介入诊疗工作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擅长于各种良恶性肿瘤、消化道及胆道梗阻性病变、外周血管病变、急诊出血的介入诊疗,尤其对原发性肝癌、梗阻性黄疸、急诊外伤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肢体动脉血管病变、外伤急诊出血等病变有较深的研究,并在本市率先独立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医院专家指导下开展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颅内血管支架置入术、夹层动脉瘤介入诊疗等技术,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深得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的信赖。
黄永东
副主任医师
擅长原发性肝癌、梗阻性黄疸等多种肿瘤疾病的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血管病变的介入诊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