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周记右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血
2021-2-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神经介入在线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
作者
洪全龙,张义森,姜鹏,马宁
单位
首都医科医院
本周我们汇报一例右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具体如下。病例详情
患者,男性,63岁,主因“突发左侧肢体乏力伴言语含糊1个月”入院。
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短暂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含糊。
医院,行头颅MRI(-10-27):右侧脑室、半卵圆中心新近梗死(图1)。
图1
MRA(-10-27):右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图2)。
图2
予以内科药物治疗,但症状仍有加重,发病后半个月复查核磁(-11-12):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梗死较前增大(图3)。
图3
患者为行血管内治疗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个月。
体格检查:左侧鼻唇沟稍浅,余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脂:TG2.04mmol/L,LDL2.21mmol/L。血栓弹力图:AA92%,ADP27.2%。
入院予以双联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肠溶片mg,1次/日+氯吡格雷75mg,1次/日),降脂(阿托伐他汀20mg,1次/日),降糖等治疗。
头部CTA+CTP(-11-14):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右椎动脉V4段节段性狭窄(图4);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低灌注。(图5)。
图4
图5
高分辨核磁(-11-15):右大脑中动脉管壁增厚致管腔狭窄(图6)。
图6
入院后DSA(-11-28):右颈内动脉C6段中度狭窄;右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前向血流减慢,TICI分级2a级;右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可见右胚胎大脑后动脉及右大脑前动脉经软脑膜动脉向右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代偿,但代偿欠佳。(图7,8)。
图7
图8
术前讨论
●1.手术指征:患者MRI提示右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脑梗死,DSA提示狭窄程度重且代偿欠佳,有介入治疗指征。
●2.治疗策略: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拟球囊预扩张,再放置自膨式支架。
●3.相关风险:左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远端侧支代偿差,置入支架后有导致高灌注的可能,需严格控制血压。此外,患者还有动脉夹层、破裂、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其他风险。核磁提示近期面积较大新近梗死;造影显示右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前向血流减慢;血管造影及灌注CT提示狭窄远端供血区域侧支代偿差。患者血运重建后有导致高灌注的可能,术后需严格控制血压。
治疗过程简述
全麻下右股动脉入路,将6F导引导管放置在右颈内动脉C2段,术前造影示右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图9)。
图9
路径图下沿导引导管送入Traxcess微导丝(0.inxcm)及Echelon微导管,微导管越过病变后,交换送入Transend微导丝(0.inxcm)(10,11)。
图10
图11
使用赛诺颅内球囊(2.0mm×15mm)预扩张病变一次(图12)。
图12
其后放置Wingspan2.5mmx15mm支架,造影显示,狭窄程度明显改善,前向血流分级3级,残余狭窄小于10%(图13,14)。图13
图14
术后CT:未见出血(图15)。
图15
术后CTA:右大脑中动脉支架术后管腔通畅(图16)。
图16
术后使用尼膜同及乌拉地尔严格控制血压,术后3天患者无不适主诉出院。
讨论
本例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因近期供血区域新近梗死,狭窄程度重,侧支代偿差,系高灌注高危患者。开通血管后严格控制血压是降低高灌注风险的关键。对于类似病例,我们通常术前预先准备两种静脉降压药物,必要时联合使用控制血压,以期降低术后高灌注出血风险。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区讨论关于本病例的看法~
往期精彩回顾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