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术另辟蹊径,顽固性糖尿病新增介

2022-4-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微创介入手术,

可以控制顽固的糖尿病?

是的!

你没有看错!

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

专家团队另辟蹊径,

采用介入微创手术方式,

施行六位电极血管内去交感神经术,

麻痹神经降血糖!

一起先来听听

年轻的“老糖友”

小张的故事吧~

28岁小伙血糖居高不下5年成顽疾

28岁的山东小伙小张(化姓),5年前,体检时无意发现自己竟然得了糖尿病,血糖一度飙到16毫摩尔每升,胰岛素及各种降糖药统统用上,然而这顽固的血糖仍然“纹丝不动”。那就加大药量,胰岛素打到16个单位,二甲双胍吃到最大剂量,可是这血糖实在“难缠”,仍然高高在上。

“我对我这糖尿病是失去信心了,既然治疗没效果,那就一切随缘吧。”小张刚想要放弃规范化治疗,没想到糖尿病的并发症就接踵而至。尿蛋白飙升亮红灯,提示这顽固的糖尿病已经波及到肾脏。小张不想一生被糖尿病困住,医院,寻求破解良方。后来听说介入微创手术可以治疗糖尿病,于是今年2月份慕名来到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希望能帮他解决这一难题……

介入新法微创治疗糖尿病见成效

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滕皋军教授手术团队郭金和教授、张齐博士、潘涛博士等人决定运用新“武器”,施行六位电极血管内去交感神经术,射频消融“麻痹”神经。

术后第二天,小张顽固的空腹血糖终于被征服了,达到6.5毫摩尔每升。出院回家后,小张的很快跟胰岛素说拜拜,药量也逐渐减少。目前服用少量的二甲双胍,血糖控制良好,基本上处于正常水平。

权威专家为您解读

介入微创治疗糖尿病

介入手术是这样治疗糖尿病的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著名介入医学专家、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

血管内去交感神经术治疗糖尿病,这种介入微创手术在局麻状态下进行,细长导丝从股动脉进入,在血管造影下精准定位,运用带六位电极的螺旋环通过射频消融,毁损腹腔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让活跃的交感神经进入“休眠期”,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适合哪种类型的糖尿病

医院探索采用血管内去交感神经术治疗糖尿病这项技术始于5年多前,经过5年多的不断深入研究,顺利完成了动物试验、安全性研究。2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开始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看来,不仅安全性有保障,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根据目前的研究,糖尿病患病史少于10年、年龄在18到75岁之间罹患顽固型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多种药物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尝试这种介入微创方法治疗。

为糖尿病患者增加新选择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管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著名糖尿病学专家孙子林教授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是空腹血糖受损、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肥胖等一系列代谢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通过交感神经阻断影响到肾上腺素,继而影响到胰岛素抵抗激素水平,也可能通过影响胃肠道的动力学,有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因此想方设法让交感神经“消停点”,进入“休眠”状态,胰岛素抵抗下降,血糖也就跟着下降了。

目前中国糖尿病的发病形势严峻,大约有1.5亿人患有糖尿病。因此,中国医疗专家呼吁在提高一级预防的同时,也在倡导多学科多领域创新研究,不断鼓励研发新药、新医疗器械以及糖尿病治疗新技术。血管内去交感神经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为顽固性糖尿病的治疗打开了一扇充满希望的大门,也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增添了新的选择。

咨询电话

如果您也是位顽固性糖尿病患者

想咨询该项技术

请在工作时间

联系潘涛博士

联系

介入与血管外科

科室介绍

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计委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卫计委“十三五”科教强卫工程临床医学中心()。于获首批江苏省专科诊疗中心—“江苏省介入放射诊疗中心”。该专科属“江苏省十二五规划优势学科”和“江苏省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该中心为介入放射与血管外科合并融合的复合专科。中心现有医师19人、护士与技师48人的医学团队,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5名,博士11人。学科带头人为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亚太介入放射学会主席滕皋军教授。

该中心创建于八十年代,现有本部及江北院区三大病区,编制床位张。正常开展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大血管介入、肿瘤介入、非血管介入、脊柱介入、复合介入等除心脏介入以外的所有介入手术。迄今已完成除心脏介入之外的所有介入手术余例次,年手术量约台次。学科拥有专用的分子影像加介入手术室面积达平米,包括介入专用DSA5台,专用CT1台,以及射频、氩氦冷冻、臭氧、激光、麻醉机等一批设备。

主要介入手术有:经皮骨成形术、经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非血管普通/放射性粒子支架置入术、介入微创综合治疗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急性动脉取栓术、栓塞治疗急性出血、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胃左动脉栓塞术治疗肥胖症、血管腔内神经消融术等。

先后承担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余篇,包括LancetOncology,JACC,JHepatologyJACC-CardiovasIntervention等一批相关专业顶级期刊,获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等多项奖项。

此外,介入学科在提升介入领域诊疗水平的同时,也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周期,有效提高了生存质量。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程守勤

排版刘敏校对崔玉艳

摄影张鑫陈红明

医院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推荐阅读

缺氧感知获诺奖,肾性贫血治疗首先获重大突破

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可小觑,10月10日健康讲座等你来参加

小小碘粒子,射杀肿瘤有威力,这种治癌神器你知道吗?

医院官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z/13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