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破裂的颅内梭形动脉瘤的自然史和治疗预后
2016-1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导读:
由于未破裂的梭形颅内动脉瘤的自然史资料相对缺乏,该类病变的处理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医院SachoRH及其合作者们研究了未破裂的梭形颅内动脉瘤的自然史和治疗相关的预后,其结果发表在年11月《stroke》杂志。
该项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年1月到年10月期间的资料库。纳入标准:直径2.5cm的未破裂的颅内梭形动脉瘤(表1)。梭形动脉瘤(定义为瘤性扩张血管壁直径的50%,见图1)的形态学主要包括最大径(maximumdiameter)和最大长(maximumlength)。剔除标准:巨大的动脉瘤(最大径2.5cm,因为巨大动脉瘤有时难以分辨是囊状还是梭形)和颅外的动脉瘤。
当病变出现进展时,23例(24%)患者分别接受了外科手术(15例)和血管内治疗(8例)。风险因子的分析采用Mann-Whittney(连续性变量)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类变量)处理。
结果发现:对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动脉瘤来说(96个患者,人年数的随访),1个患者在随访期间由于破裂死亡(死亡率:0.51%/年),8个患者出现动脉瘤的进展(风险:1.6%/年)。梭形动脉瘤进展的风险因子是最大径(7mm,优势比:12,95%CI,1.4-)和症状性的临床表现(优势比:16,95%CI,3.1-81.4)。在23个治疗的患者中,3个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2.5%),3个重残(mRS≧3,12.5%)。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动脉瘤来说(25个患者,97人年数的随访),一共5个患者死亡(死亡率:5.2%/年),65%(13/20)的动脉瘤出现进展(风险:12%/年)。相对于那些患有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的患者来说,患者的死亡(优势比,19.2;95CI%,2.1-)和动脉瘤进展(优势比,17.8;95%CI,5.3-56)的趋势会更高些。
作者通过本项研究指出:1、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的梭形颅内动脉瘤在确诊后的最初几年内存在一个低风险的不良预后。如果病变一直是无症状的或者最大径(注意:不是最大长径)7mm时,动脉瘤仍将是稳定的。如果病变进展需要治疗时,治疗后的高风险和这个良性的自然史之间的利弊需要慎重权衡。相形之下,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动脉瘤存在一个相对较差的自然史(图2),或许代表着一类不同的疾病。
2、无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还是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动脉瘤,当病变的最大径≧7mm时,就存在病变进展扩大的风险,这一点类似于囊状动脉瘤7mm时也存在一个相对较高破裂风险的趋势。此时,需要密切随访,考虑治疗。
3、由于梭形动脉瘤存在一个高达25%的治疗后的致死致残率,该类疾病的治疗仍是有挑战性的。在将来,血流导向装置的运用或许是一个治疗本病的有效选择。
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
医院神经外科
赵开军编译
黄清海审校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咨询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