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脑动脉瘤患者挤爆南大二附院神经
2016-1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在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祝新根从医经验中,冬季虽然是脑动脉瘤高发季,但从11月30日晚开始,医院48小时已经连续做了14台脑动脉瘤手术的记录从来没有过。为了抢救病人,手术团队成员两天两夜没合眼。据了解,江西每年大概有名脑动脉瘤新增病例,由于患者及家属对该病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人甚至发病前都不知道自己脑内存有(炸弹),一但破裂导致患者来不及救治,错失救治机会。
近日,南昌市铁路一中教师周革成突发病倒,引发师生关切的消息传遍全城,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先后历经三次手术的他仍然要靠呼吸机维持着生命。而放倒周老师的,正是在他大脑中的“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
二附院神经外科专家说,这样集中接收如此多的患者,在全省是第一次,全国也很罕见,这与动脉瘤的特殊病理性以及最近突变的天气不无关系。以往我省患者都要送去外省治疗,由于动脉瘤突发紧急,抢救时间又极其宝贵,因此大多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年开始,南大二附院成立了我省唯一的脑血管疾病治疗团队,目前这些颅内“拆弹专家”们仍在抢救病人中。
病例
头痛没在意以为是高血压
来自余干县的张先生说,11月30日凌晨3时许,他父亲脑部突然剧痛难忍,虽然及时送医,但由于条件有限,医院、医院都没查出具体病因,家人这才将父亲送往南昌医治。
12月2日下午,记者在医院病房见到张先生。他说,父亲上午刚刚做完手术。据医生介绍,张先生父亲患的是颅内多发动脉瘤,瘤块有3个,手术足足做了5个多小时。“幸好家属送来很及时,手术做得非常成功,术后在病房观察治疗。”
张先生说,他父亲身体还算硬朗,但患有高血压,平时就有点头晕头痛,他们以为是高血压所致。“要不是父亲疼得直打滚,根本不会想到是脑动脉瘤。”
罕见
医院48小时内接收16名患者
据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祝新根介绍,从11月30日晚上开始,医院神经外科陆续接到16例脑部疾病患者。“经诊断,这16例患者得的都是脑动脉瘤。”祝新根告诉记者,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有一些诱因,比如季节交换时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还包括疲劳、精神原因等,都会导致脑动脉瘤破裂的高发。
“48小时内接受16名患者,这绝不是常态。作为专业医生,我们也感到非常震惊。”祝新根说,16例脑动脉瘤患者年龄都在45岁以上,来自我省各个县市,但基本上都是晚上才送来。原因是不少患者出医院就诊,最后经过几次转院后才送过来。
祝新根说,一台脑动脉瘤手术一般需要三四个小时,为了不让16例患者候诊时出现“积压”情况,11月30日、12月1日连续两个晚上医生通宵,白天再接着做。“十多个医生坐在手术室待命,分成两组轮流做,好让医生们有短暂的休息时间。目前做了14台手术,还有两台手术患者要等家属签字…”
数据
我省每年新增约个病例
45岁以上人群多发颅内动脉瘤
据专家介绍,脑动脉瘤患病比率万分之一,我省约有万人口,按此推算江西每年约有个新增病例。
“其实脑动脉瘤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但由于有些患者及家属对该病认识不够、错过最佳救治时间、患者没医院等原因,导致该病整体救治率不高。”祝新根说,在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头痛的情况,但是常常忽视了它,重视程度不够,不会去做相关的检查。
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公共知晓率相比,脑动脉瘤的知晓率很低,但它确实是埋藏在我们“颅内的不定时炸弹”。
祝新根介绍,脑动脉瘤破裂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最常见的年龄在45岁以上,是引起脑卒中的第3位常见原因,仅次于脑梗死及高血压脑出血。
难度
专家“拆弹”时间极其宝贵
近30多位医务人员连夜奋战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最为重要的是,在所有脑卒中病例中,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最高。脑动脉瘤首次破裂的死亡率高达30%-40%,再次破裂的死亡率高达60%-70%,第三次破裂几无生还可能。
医生无法预测下一次破裂究竟在什么时候,这也就加大了手术的紧迫程度。“大部分患者在第一次病发两周后出现第二次破裂,但也有患者在几个小时内就出现第二次破裂。”
神经外科毛国华主任介绍,针对病人病情发展程度的不同,医生要为患者制定不同的手术方式,程度较轻的患者采用术后恢复较快的微创技术,而情况较为严重的则需要进行开颅手术。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在跟时间赛跑,“拆弹时间”每一分每秒都极其宝贵。
记者了解到,由于客观医疗条件上的限制,以往我省的动脉瘤患者都要送往外省救治,因此而错过黄金治疗时间的患者不胜枚举。从年起,南大二附院成立了脑血管疾病治疗团队,为江西本地患者提供了一个及时抢救的途径。但由于颅内动脉瘤病理的特殊性,手术难度极大,医院接诊治疗两三例已是极限,而南大二附院的脑血管疾病治疗团队可以开展24小时的不间断救治。
祝新根主任告诉记者,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抢救,神经外科专门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开辟了绿色通道。一般在24小时内,急诊为患者行开颅夹闭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以尽可能减少再次破裂出血的可能性。从11月29日晚上开始,由主治医师、血管造影技师、麻醉师等组成的近30名医务人员连夜奋战,有的人已经坚持工作了30多个小时,这更象是是一场意志的考验和挑战。
故事
“拆弹专家”着30斤铅服站立7小时
“从上周六晚上开始,到今天早上,三天时间了,有的医生只睡了七个小时。”由于接二连三出现的患者,使得6名主刀医生们不得不连夜奋战。
昨日上午,记者在介入室内看到,朱健明主任正在为一位颅内有三颗动脉瘤的上饶籍患者进行手术,由于动脉瘤较多,手术足足做了5个多小时。不过,介入室的护士告诉记者,从12月1日晚上11点左右开始,朱健明穿着30斤重的防辐射服,站在手术台前连续奋战了近7个小时,直到昨天早上5点钟他才停下。在值班房内眯了两个小时,7点钟开始又接着为下一位患者实施手术。
据了解,截止到周二上午12时,仍有6名患者正在等待手术治疗。
科普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高危人群
除了难以忍受的“爆炸性剧烈头痛”后,脑动脉瘤还有哪些征兆?
祝新根说,脑动脉瘤虽然名字中带着“瘤”字,但它并非肿瘤,它是脑动脉管壁的局部异常膨出。脑动脉瘤好比管壁上吹起的小气球,随着体积增大,气球破裂危险增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多囊肾或有动脉瘤家族史的患者是脑动脉瘤高危人群。
“医院做前期筛查,拆除这颗定时炸弹。”祝新根说,虽然有的市民每年会做全身体检,但这还是无法发现未破裂的脑动脉瘤,因此对这些高危人群进行专门的动脉瘤影像学检查很有必要。
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