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病网原创北医中科院杨冰待产死深度分析

2017-3-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年1月11日,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博士34岁的杨冰,孕26周,因合并高血压、子痫(zǐxián)前期入住北医三院待产,后因心脏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去世,当事双方为此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战”,甚至各自的单位也被卷入其中,导致“大战”的不断升级。

北医中科院杨冰待产死深度分析

一、产妇之死升级

  按理说,这本是一起普通的医疗争议纠纷,但因死者单位--中科院理化所向当事方北医三院出具了一份公函,要求其客观调查此事,后北医三院官方   显然,经过媒体的不断放大和   作为长期   为了节约大家的时间,我们把所有的背景详情都简单略过,只上干货,想详细了解此事经过的,可以点击本文后面的链接,或上网搜索。

二、生孩会死人吗

  根据披露的资料,杨冰死于心脏主动脉夹层破裂,而其因怀孕引发的妊娠合并症中,包括了高血压、子痫前期,那么我们今天就此讨论这些病症是怎么回事。由于妊娠高血压,大家了解的比较多,这里就不再赘述,重点说说“主动脉夹层破裂”、“子痫前期”两个病症。

  提到这个问题,似乎是久远的事了,毕竟,生孩子死人现在很少听说了,好像只在旧社会,或者经济极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才会出现,但北医三院生殖中心,绝对医院了,我们没的理由不相信其技术水平,但悲剧还是发生了。

  年3月20日,新华社骄傲地向全世界宣称,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了21.7/10万。就是说,每十万个(次)妇女生育,只有不到三十名妇女因此丧失,比年的88.8/10万下降了75.6%,提前一年实现了联合国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

  不管官方公布的数字多么耀眼,但当这个十万分之21.7的悲剧发生在每个个体上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了,而杨冰不幸就成为了那个极小的分子。

  大家可能还不清楚产科四大死亡病症是什么,这里给大家说说:

  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子痫   ①产褥感染:系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变化。   ②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ml者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发病急,短时间内阴道大出血可导致休克而危及生命。   ③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尤其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间,是全身血液循环改变最大与心脏负荷最重的时期,常常因为心脏不能负担而发生心力衰竭。在整个妊娠期,血容量要比未孕时增加40%~50%,而妊娠32~34周左右达到最高峰,由于妊娠时子宫增大,膈肌上升,使心脏向上向左移位,导致大血管扭曲,进一步增加心脏负荷,可促成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的生命。   ④子痫:是妊娠24周以后,或正值分娩,或分娩后一两天内,孕妇忽然发生颈项强直,牙关紧闭,目睛上视,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不省人事,少时自醒,醒后复发的病证。又称妊娠痫证,也有俗称羊角风的。

  很显然,四大妇科死亡之病症中,杨冰占了两条,危险性就不言而喻了。

三、病症详细分析

  其一:产前子痫(zǐxián)

  子痫,这个病名可能大家以前很少听说过,甚至“痫”字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发音。其实,它是一个中医病名。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及新产后,突然发生眩晕倒仆,昏不知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又称“子冒”、“妊娠痫证”。

  根据发病时间不同,若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称产前子痫;若发生在新产后,称“产后子痫”。临床以产前子痫多见。子痫是产科的危、急、重症,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

  子痫是中医病名,在西医上简称“妊高征”,它属于“妊娠高血压疾病”,其中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往统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妊高征,是孕妇在妊娠24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症状,属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的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原因未能真正明了,迄今较公认的有免疫学说,子宫胎盘缺血,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前列腺素系统平衡失调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与其发病之关系较为密切。

  妊高征的基本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而导致脑、肾、心、肝、子宫胎盘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随着妊高征严重程度的不同,其凝血功能也相应出现不同的变化,甚至可导致弥漫性毛细管内凝血(DIC)。很显然,杨冰在第一次怀孕时,就有子痫前期了,其危险性,夫妻双方应该很清楚。

  据悉,子痫前期的诊断和管理都很困难。据医生估算,80%怀疑会罹患子痫前期的孕妇并不会发展为子痫前期。导致其中很多孕妇发生不必要的住院,而另一些子痫前期的孕妇在很晚期才被检测出来,严重威胁着母婴健康。   而据最新的消息,罗氏公司发明了一种新的血清检测方法,可以预测检测后的一周内孕妇不会罹患子痫前期,可靠性可达99.3%。目前尚无其他检测能够明确排除子痫前期。罗氏子痫前期检测还能预测检测后的四周内哪些患者将会罹患子痫前期,准确性约为当前预测方法的两倍(可靠性达33.7%)。但遗憾的是,这个最新科研成果,还未应用到北医的临床中。

  其二:主动脉夹层破裂

  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心脏的主动脉血管主要由3层组成,正常血管是3层结构紧密贴合。

主动脉夹层

各种情况的主动脉夹层发生率

  但当主动脉出现夹层时,它的发病时就像一个被吹大的气球。当血液从裂口进入主动脉壁,把管壁中间的那层膜撕开、分裂、扩展,大量血液涌进去,又形成一个新的血管腔。当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夹层之内,只能流入不能正常流出,就会像吹气球一样,越吹越大,最终导致主动脉破裂,病人会在瞬间死亡。大多数的患者在病发前会感觉胸痛异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有濒死感,甚至因疼痛而昏厥。不过也有一部分患者病发时毫无预兆,一发病两三分钟内猝死,无法实施抢救。   孕妇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群体,40岁前发病的女性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妊娠妇女。原因可能是女性孕期由于代谢需要心输出量增高,心率增快,易合并高血压;女性孕期血容量增加会导致主动脉负荷增大,从而增加了出现主动脉夹层的风险。

  如果孕妇突发剧烈的胸痛或腰背部疼痛,并伴有血压升高,不仅要考虑急性心梗,也要留意“夹层动脉瘤”,这种埋在腹中“炸弹”一旦引爆,约有50%的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即因血管破裂死于失血性休克。高危孕产妇,尤其合并妊娠高血压病时,应注意对主动脉夹层的筛查,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无创、快速、经济的方法。   目前尚无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有效药物,手术是治疗夹层动脉瘤破裂的唯一有效方法,而此手术又是一个大手术,风险高。因此,控制好血压做好预防更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防控高血压,加强早期发现才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说对于“产前子痫”这个病,当事双方是清楚的,但对于主动脉夹层破裂这事,可能双方应该都未曾预想到,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四、医院有责任吗

  如果说杨冰夫妻明知自身的健康状况不佳,存有危险,杨冰还硬要冒险怀孕生产,这算是自身有过错,那医院在这件事情上有责任吗?从目前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医院在处理此事上至少有两点不妥之处:

  第一,检查不到位

  杨冰几年前曾经在北医三院做过一个试管女婴,出生没多久就死了,医院还就此赔了40多万。在那次事件中,杨冰就有“妊高征”,也就是产科四大死亡病症之一。因而,医院对其身体状况应该是很了解的。医院是否对杨冰做过超声心动、以及增加型CT,这些检查可以排查主动脉夹层。医院没有做这些检查,那医院在医疗的程序上应该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说做了上述的检查,仍然没有发现问题,那只能说这种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对双方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上述两个检查手段,并不复杂,对于高危的孕产妇来说,应该是必做的。

  第二,处置不得力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张云泉在微博中转发了一则中科院理化所某同仁的   “我的同事杨冰怀孕7个多月,因为有妊娠高血压史于12月28日在北医三院住院观察治疗,并随时准备待产,这周日凌晨身体突感不适,从凌晨一点到早上七点在非常痛苦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医生到场救治,护士测血压值只有50/80,一个高血压的病人血压突降这难道还不危险吗?还不需要紧急救治吗?她老公在旁边抓狂大喊医生也于事无补,周一早上七八点因抢救无效,杨冰带着孩子永远走了。”   如果这则微博提供的消息属实,医院在处置上是不得力的。要知道杨冰发病的时间点是在凌晨,这个时间点,医院虽然有医生值班,但面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上,显然不如白天。很医院夜班和正常班交接班的档口。

  有鉴于上述两方面的情况,对于亲人的突然离世,将心比心,这种打击放在谁身上,都是巨大的,因而家属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是否出现了“医闹”现象,有监控可以说明一切,不过,即使有一些“医闹”,这也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医院方面的责任。

五、公权介入对否

  对于中科院理化所应家属的要求,以发公函的方式向北医“施压”,我个人认为是不妥的。这种类似“书呆子”的方式来处置此事,无疑将此个普通的医疗纠纷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成为一场官方的“撕逼”大战,不是依法办事,而是看谁的官大,地位高,这也成为了中科院理化所在这场公关中最大的败笔。

  可能有网友会觉得,这家单位富有人情味,毕竟在个人与单位的对决中,个人一方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对于医疗这种极为专业的纠纷而言,从单位的角度出来,照顾职工利益,值得赞扬,也无可厚非。

  但事实上,即使是单位关心职工,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进行,比如,派工会领导出面,与对方进行洽谈和沟通,而不一定要采用公函的方式。给大家举个例子,去年,我国一公民被IS绑架,被勒索赎金。我们外交部也运用了多方的力量来营救,当然底线是不可能给对方赎金,甚至动用军事手段去做。最后人质被杀害。我们除了谴责以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毕竟,对于13亿的大国来说,不可能因为某个人的具体行为而过多的动用国家的资源。

  回过头来我们来看中科院理化所的做法,它就属于过多的将公权力介入到了职工私事当中,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只能激化矛盾,让双方都没有回旋余地。对于这种医疗纠纷,本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处理方法,背离了我们依法治国的初衷,是绝对不能提倡的。所以,北京市卫计委发的声明,是及时和正确的。中科院理化所要知道,此恶劣的先例一开,如果你单位有第二位员工出现类似的情况,你是否也要出公函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科院理化所在这个事件中的处置是幼稚和不合时宜的。

六、我们如何应对

  现在国家放开二孩了,大量的高龄产妇加入到了待孕待产的行列当中,杨冰事件虽然是空前的,但肯定不会是绝后的,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这里我提出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医院,应该更加规范诊疗流程

  对于高危的孕产妇,应该建立更严格的检查和诊疗程序,将可能出现的后果,尤其是产科四大死亡病症,要一一排查,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将可能出现的危险降到最低;

  第二、个人,不要拿生命赌博

  1月20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生二孩为养老那将是悲剧》(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男人都想要老婆多生,以证明自己多牛逼,成为一种炫耀的资本;可对于女人来说,怀孕、生产、养育,所有的压力,绝大多数都要自己扛。所以,大龄女,生不生,自己考虑好了。

  第三、单位,依法办事,杜绝公权介入私事

  依法治国,是习总这一代领导集体最为看重并努力推行的。在处理社会矛盾上,要依法办事,一视同仁,不能因地位的高低来给对方施压,中科院理化所在此事的处理上是欠妥的,以后类似事件不能再发生。公民也要依法维权。   目前此事件还在处理当中,既医院的监控录像,事实应该会被清楚的还原,如果有“医闹”,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但退一万步说,即使家属方面有一些过激行为,并医院方面的过错,这是一码说一码的事。

  当然,如果这件事情,最终向有利于家属方面妥善解决了,家属方面还真应该好好“感谢”中科院理化所出的这个头,因为,正是其行为太“出格”了,引起媒体的   总之,在这件事情的处理和把握上,各方都要汲取经验、教训,以免今后再遇此类问题时,自己该如何把握,这才是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

  据《北京晚报》21日的最新消息,当事双方同意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此事。并且,从海淀警方对媒体的表态来看,杨冰的家属矿务局“滞留”,医院方所谓的“医闹”现象。

  原创不易,赞同的请分享!

呼呼.....写此文时间花大了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北京有没有专门看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z/6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