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颅内动脉瘤的危害

2018-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在脑血管疾病中,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每年我国都有15万以上的动脉瘤患者,是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30%左右的患者首次颅内动脉瘤破裂就可能导致死亡,如果幸运存活,动脉瘤也极有可能再次破裂致二次出血,动脉瘤二次出血的死亡率在60%—70%,往往以7天的整数倍为高危破裂期。如果第三次发生破裂出血,死亡率将高达90%以上。该病多发于40—60岁的群体之间,青少年少见,且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脑动脉瘤在发生破裂之前可以不引起任何症状,但约有半数的病人在动脉瘤发生大量出血之前有警兆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剧烈的头痛,犹如头被棒子重击一般;其次是因动脉瘤增大压迫邻近神经组织而引起症状如眼睑下垂、一侧眼睛睁不开、复视、偏盲、视力丧失以及面部疼痛等。另外亦有因血管痉挛而出现缺血症状如头晕等。因此疑似上述的警兆症状出现时,应找神经科医师诊治,脑动脉瘤出血前的诊治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最佳方法。

出血急性期,CT确诊SAH阳性率极高,安全迅速可靠。腰穿压力升高伴有血性脑脊液常是诊断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直接证据,但颅内压很高时,腰穿要慎重进行。脑血管造影(DSA)是确诊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能够明确判断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是否存在血管痉挛以及最终手术方案的确定。

Hunt及Hess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五级,用以评估手术的危险性:

Ⅰ级: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

Ⅱ级:中度至重度头痛,颈强直,除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

Ⅲ级:嗜睡,意识模糊,或轻微的灶性神经功能缺失。

Ⅳ级:木僵,中度至重度偏侧不全麻痹,可能有早期的去皮质强直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Ⅴ级:深昏迷,去皮质强直,濒死状态。

通讯作者:郑丁丁

工作单位:医院内三科

职称职务:主治医师

个人专长:脑血管病、癫痫、眩晕、帕金森等神经内科疾病诊治,医院神经内科TCD及神经电生理专科培训,可熟练应用脑电图及TCD指导神经科疾病诊疗。

成为会员:-;

成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

加入中国卒中学院:-;

加入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

学会,各种电子文件和资料可下载

学会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z/8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