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7特别报道救助,带来生机和希

2018-2-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有时候,媒体是身处困境中的人的最后一线希望。借着媒体的发声,人们纷纷伸出援手,凝聚成强大的暖流。于是,危急中的生命重新有了生机。即将过去的年,我们为22岁的产妇发出过救急的声音,帮助遭遇卖难的老杨卖白萝卜,为严重烧伤的病人呼吁市民积极献血……在一次又一次的“求助”中,我们看到人性的善良,看到了爱心凝聚的伟大力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有更多的生机和希望。

危急中献爱为生命续航

时间回溯到今年1月27日23时许,当人们都沉浸在辞旧迎新和团聚的喜悦中时,平阳坑年轻妈妈小高产后突发血栓,被救护医院。

她的心脏多次停跳,一次次被医生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但是,由于心跳停止时间过长,导致缺氧、缺血,各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各种医疗仪器、药物维持治疗,医疗费用很大。从1月27日住院至2月9日,其医疗费用高达24万元,除去医保报销之后自付部分仍有13万元,当时一天约需费用1万元以上。

瑞安市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多个公益组织为她捐款、发起网络众筹。在社会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截至2月21日,为小高发起的爱心捐款总额达到18.6万元。遗憾的是,小高虽在“爱的救护”中苏醒了,但是由于并发症和血液感染问题太严重,最终离开了人世。

相比之下,瑞安市五中体育教师施经晓要幸运得多。年11月,他在体检中被检出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要多次手术治疗。今年10月27日早上,施经晓在上海医院,又一次面临着“生死关头”的大手术,费用高达50万元。距离计划的手术时间仅2天多,还差33万元手术费,怎么办?通过轻松筹和本报在乐善发起的众筹、线下施经晓的亲友和同事们的捐助,10月27、28日仅两天时间,共筹款32.万元。这笔及时的捐助款,帮助施经晓脱离了生命危险。

此外,还有潘岱街道谢岙底村30岁女子徐若若,身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慢性肾衰竭,挣扎于生活和生命双重困境,为了丈夫和6岁儿子“不敢死”。她的故事感动很多瑞安人。87岁的离休老人捐出了部分礼金;发起的两次众筹,不到一天均完成筹款金额,速度令人惊讶。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爱心人士通过银行转账或专程上门将善款送到徐若若手中。仅一个星期,捐款总额已超过24万元。“从没想过会有这么多人帮助我……”徐若若说。

爱心助农解燃眉之急

救人于病危之中是救,为一年四季忙于田头的农民伯伯解决滞销的农产品也是一种“救”。

湖岭镇鹿木社区花草垟村农民杨华康,租了十多亩地,种水稻、红薯、大豆、白萝卜。被老杨精心呵护的白萝卜迎来大丰收,这本是喜事,结果却面临滞销。多公斤白萝卜如果卖不出去,只能挖出来扔掉。

为帮助杨华康渡过难关,3月16日,本报全媒体社区中心计划帮他“卖萝卜”,专门建立“瑞报助农”







































事件营销专员
事件营销专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z/8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