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61岁,冠心病脑动脉瘤,该如何手术
2018-6-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近日,一名61岁的特殊冠心病患者,由于病情复杂且不断加重,医院无法继续医治,转入医院心内三科。
入院后,医生诊断其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然而,本该对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却因为这个原因,让手术变得难以实施...
原来,患者还有另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曾经得过脑出血,保守治疗后好转,最近复查了一个脑血管CTA提示有动脉瘤,而且随时有破裂的可能。
疑难杂症
戚国庆副主任
心内三科
按照常规来讲,冠心病病人需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果置入冠状动脉支架,那需要两种抗血小板药物至少应用一年。
但是有脑出血病史,而且发现了有随时可能破裂脑动脉瘤。治疗冠心病应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将会加重出血风险。
简单地说,就是冠心病的用药会加速血液的循环,这将使动脉瘤这颗“炸弹”随时因血液加速而爆炸。
心?
OR
脑?
如此矛盾,该怎么办呢?
多学科
MDT
会诊
随后,心内三科专家夏岳、戚国庆立即联系神经外科专家李聪慧、刘建峰进行商议,并会同麻醉科共同进行了详细的病例讨论,最终决定行心、脑联合介入检查及治疗。
然而...
手术当天,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右冠状动脉次全闭塞,随时有急性心梗的风险。
其脑血管造影提示:巨大脑动脉瘤,而且母瘤上面还有一个子瘤,随时可能破裂。
情况紧急,心内科和神经外一科立即进行讨论,他们发现:
如果先进行脑动脉瘤栓塞,会大大减少脑出血风险,但术前的麻醉又会将冠脉的次全闭塞引向完全闭塞的风险。若先进行冠状动脉的介入手术,使用抗凝剂又会使脑出血风险增大,矛盾重重。
在权衡矛盾后,戚国庆主任医师想出最终方案,并得到神经外一科和麻醉科的支持和配合。
他们决定:首先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再进行脑动脉瘤栓塞手术。
尽管要尽最大努力降低脑出血风险,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无疑是最为凶险的,手术成败也将决定于此,心内三科医护人员不仅要和时间赛跑,对于如此精准的手术,过硬的技术是保证患者生命的根本。
随后在刘秀叶麻醉医师的协助下,戚国庆主任医师、魏立业副主任医师迅速将导丝精准通过病变,球囊迅速到位扩张。
时间仅用了10分钟,戚国庆主任医师带领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冠脉支架植入手术,他们精确选择支架定位、扩张,一气呵成,快速开通了冠脉血管,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手术风险。
冠脉支架植入手术后,由神经外科李聪慧主任医师、刘建峰主任医师带领刘琳琳主治医师进行了脑动脉瘤栓塞手术,并且一次性解决了冠脉狭窄和脑动脉瘤两种危急病症。
李聪慧主任
神经外一科
我们随后的手术尽管也非常艰险,但在心内三科同仁的帮助下,病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开通了冠脉血管,为我们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手术条件,我们多了很多的信心。
手术风险真的很大,医院被拒。但心内三科敢于去挑战困难,并联合我们多个学科共同努力,他们的责任和担当为患者带来活下去的机会。
一场生死的拉锯,患者在心内三科、神经外一科、麻醉科的努力下,最终跑赢了死神,这位61岁的老人重获新生了!
病人从入院时的憔悴无比,到术后逐渐的康复,出院前他紧紧握着夏岳主任和戚国庆副主任的手,激动地留下了热泪...
千恩万谢无法表达救命之恩,但请为这些默默付出艰辛的医护人员点赞!
心内三科
诊疗特色:以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为特色,主要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冠脉介入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在复杂重症心血管病及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肺动脉栓塞的诊治方面具有特色。
-
神经外一科
神经外科暨河北省神经介入治疗中心。依托河北省唯一省级脑血管病介入中心平台,采用国际先进的微创及介入治疗技术,开展各种复杂脑部疾病的外科治疗。
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急性脑血栓的动脉内取栓溶栓、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血管搭桥术;各种颅脑肿瘤微创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微创减压术;帕金森深部脑电极刺激术(DBS);各种复杂脑出血、脑外伤的综合救治等。并与北京多家国家级医疗中心建立有远程协作关系。
-
麻醉手术科
承担全院各科室急症及择期手术病人临床麻醉、围术期复苏监护、术后止痛及晚期癌症止痛。目前能够医院重点科室所有技术指标。
尤其在困难气道处理、急危重症手术麻醉、急救复苏、现代化监测技术应用、、B超下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多种急、慢性疼痛治疗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
更多精彩:
病房里的读书日!这里有您想不到的温暖...
继“三高”后的第四大杀手,痛风也跟它有关……
审核/标题:王保中
文字:赵红亮
编辑:杨雅荃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崇德精术博医济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