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升动脉和颈内静脉之间的动静脉瘘

2019-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咽升动脉(acendingpharyngealartery)在颈部与颈内静脉(internaljugularvein)解剖关系密切。因各种原因可能发生咽升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形成直接的动静脉瘘。

一、病例1

Fox等(Fox)于年就报道了这样的病例。

54岁男性,5月前右耳有搏动性耳鸣,在下颌角按压波动消失。听诊右耳上方可听到杂音,颈动脉压迫后消失,听力检查有中至重度感觉性听力丧失。右侧ICA和ECA超选造影未见病变,右椎动脉造影正常。颈总动脉造影发现由咽升动脉供血的异常血管影。咽升动脉超选造影示分支扩大,经多个小分支到达颈静脉窝。

下图为颈总动脉造影侧位:示增粗的咽升动脉,和颈静脉窝(jugularfossa)异常血管染色。

A,右侧咽升动脉超选造影,正位:是增粗的颈静脉孔支,对染色供血;可见一小分支;B,右侧咽升动脉超选造影,侧位:显示颈内静脉显影。

超选咽升动脉后,杂音减弱。5小块以造影剂Pantopaque浸泡的明胶海绵(Gelfoam)但未成功闭塞瘘口。以较大的一片充填后,瘘口消失,杂音也消失。随访杂音未复发。

颈静脉造影示颈静脉球显影,向上延伸,未见明显肿块。

栓塞后咽升动脉造影未显示病变,经返流显示颈外动脉其他分支。

二、病例2

Guglielmi等(Guglielmi)于年报道了另外一例咽升动脉-颈内静脉动静脉瘘。

62岁女性,左侧耳鸣5年,同侧搏动性包块3年,眩晕2年。左侧感觉神经听力丧失(sensorineuralhearingloss),CT示左侧颈静脉孔增大,左侧颈静脉增粗。血管造影示咽升动脉-颈静脉瘘。

左侧咽升动脉造影示动静脉瘘,分别为侧位和正位。显示颈静脉孔支,瘘口和颈静脉。

5小片Gelfoam和20个Ivalon(-um)颗粒,用造影剂Iopamiro浸泡,透视下注入,瘘口消失。3d后再次造影示瘘口消失,三年后无症状,听力未恢复。

栓塞后左侧咽升动脉造影示瘘口消失。

三、病例3

Chaloupka等(Chaloupka)于年报道了一例病人。

64岁男性,进行性左眼疼痛和眼睑下垂6w,伴左侧眼球后疼痛及轻度视物模糊,检查发现左眼突出,上睑下垂,眼内压高以及视网膜静脉迂曲。既往2年前有基底舌部鳞癌手术,及左侧颈部清扫。

左侧CCA造影发现颈静脉球下方动静脉瘘,反向引流至左侧岩下窦和海绵窦;左侧ECA造影因颈动脉分叉部粥样斑块严重不能完成;左侧椎动脉造影能清楚显示瘘口,通过肌支吻合,反向显影咽升动脉和枕动脉,在颈静脉球下方2cm处,咽升动脉的神经脑膜支对瘘口供血,血流通过最头端的颈内静脉,反向显影岩下窦,海绵窦及蝶顶静脉和眼上静脉。

下图为左侧椎动脉造影的侧位,动脉早期和略晚期。A,动脉早期,咽升动脉-颈静脉动静脉瘘,通过椎动脉-枕动脉的肌支吻合,显影咽升动脉。有岩下窦和海绵窦后部的显影。B,略晚期。逆向显影岩下窦和海绵窦前部以及地蝶顶静脉(蝶顶窦)。

病人拒绝手术或介入治疗,密切观察,眼内压有下降,但视力未改善。

四、病例4

Liliang等(Liliang)于报道了一例病人。

31岁男性,左侧耳鸣和搏动性杂音5月。在发病之前2w,因车祸致闭合性颅脑损伤。体格检查示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leftsensorineuralhearingloss)。DSA显示咽升动脉-颈内静脉动静脉瘘。

栓塞治疗:经扩大的左侧咽升动脉,微导管至咽升动脉末端,置入两枚铂金纤毛圈(platinumfibrousmicrocoils),症状和杂音显示,再次造影证实动静脉瘘消失。10个月后随访无症状复发。

左侧咽升动脉的侧位和正位。显示栓塞前的咽升动脉-颈内静脉动静脉瘘。咽升动脉和颈内静脉显影。

左侧颈总动脉造影的侧位和正位。应用位弹簧圈栓塞后,证实咽升动脉不再显影动静脉瘘。

五、病例5

Tomsick等(Tomsick)于年报道了一例。

32岁女性,8个月前在高原滑雪时,出现左耳搏动性杂音。近期妊娠后杂音加重。在最近一次滑雪后,杂音和头痛加重。无外伤、感染或高凝病史。颅脑MR因牙齿金属伪影不能很好显示瘘口。DSA显示咽升动脉(直径3.5mm)的神经脑膜干和颈内静脉近枕髁处硬脑膜动静脉瘘。

左侧颈总动脉造影侧位显示咽升动脉增粗,几乎与颈内动脉的直径相当,直接动静脉瘘至颈内静脉球。

不可脱球囊放置于咽升动脉末端,颈总动脉造影未见瘘口。因为咽升动脉近端迂曲,考虑应用可脱球囊而不是弹簧圈栓塞瘘口。应用两枚0.5ml的球囊,分别充盈0.2和0.15ml,完全栓塞瘘口。杂音同时消失。

两枚可脱球囊放置于瘘口的近端。瘘口正好位于枕髁(occipitalcondyle)处。

栓塞后造影示瘘口消失。

4周,6月和12月X线检查示球囊的位置和位置无变化。病人顺产。10年后因眼轮匝肌(orbicularisoculi)痉挛和颈部疼痛行MR检查,示球囊已泄掉,咽升动脉变细,无瘘,无其他颈部或颅内异常。

六、总结

总结一下咽升动脉-颈内静脉动静脉瘘的特点:

1、多数病人有颈部外伤或手术史。

2、病人往往表现为颅内或耳部杂音,和颈部波动性包块,按压颈部后可减弱或消失。

3、多数病人有严重听力受损,原因我还不确定。

4、瘘口的位置一般比较高,靠近颅底处,估计在此处咽升动脉的颈静脉孔支与颈内静脉的距离最近。

5、大部分是顺向血流,但至少有一例病人有明显的逆向血流,反向充盈岩下窦和海绵窦。

6、这些病例的时间跨度比较大,早期应用明胶海绵栓塞,后来有采用可脱球囊栓塞,近些年应用可脱弹簧圈栓塞。发展到今天,预计用弹簧圈栓塞安全而确切。因担心返流,不推荐用Onyx或GluBran栓塞。

参考文献

Chaloupka,J.C.,Kibble,M.B.,Hoffman,J.C.().Ascendingpharyngealartery-internaljugularveinfistula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z/9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