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支招朱晓萍病例提供颅脑恶性肿瘤合

2019-3-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患者情况

患者女性,52岁,因“阵发性头晕伴呕吐2周”入院。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有呕吐,发作时右上肢麻木无力。医院就诊查头颅MRI:左侧侧裂池占位(血管瘤),门诊拟“左侧侧裂池血管瘤”收入神经外科拟手术治疗。

治疗过程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局麻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术后患者病情平稳。术后第二日中午12时许(年3月8日),患者突发意识障碍,呼之不应。患者血氧饱和度及血压持续下降,血氧饱和度降至70-80%,血压下降至65/45mmHg。立即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多巴胺升压、平衡液扩容等治疗。D-二聚体25.01mg/L,床边心超示右房、室增大,右室壁运动明显减低,少中量三尖瓣反流,肺动脉收缩压41mmHg,LVEF=58%;携带转运呼吸机行CTPA检查示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内多发低密度充盈缺损影(见下图1),考虑大面积(高危)肺动脉栓塞。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翟振国主任商议,考虑机械通气条件下吸O2浓度80%下SPO2维持在~93%,血压维持在~94/50mmHg,心率次/分左右。患者存在颅内病变,溶栓有肿瘤破裂颅内出血的风险,权衡利弊后,暂不溶栓治疗。予普通肝素钠IU负荷剂量精推,后IU静脉推泵以18IU/kg.h速度泵入,每6h测定APTT值并调整肝素用量,并保持APTT低限达标值。与此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如氧合和血压继续下降趋势,准备rt-PA半量(25mg)溶栓方案。

抗凝治疗1小时后,监测患者氧合和血压维持于原水平无继续下降趋势。吸O2浓度80%下SPO2维持在~93%,血压维持在~94/52mmHg,逐渐趋于平稳,10小时后SPO2和血压上升至SPO2:%,血压98/62mmHg,心率逐渐降至98次/分。一天后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心率逐渐下降次/分,RR13次/分,血压/73mmHg,SPO2:%。复查心超LVEF=55%,肺动脉收缩压35mmHg。D-二聚体20.75mg/L。至第3天,APTT39.6s,D-二聚体8.42mg/L,心率85次/分,RR16次/分,血压/68mmHg,SPO2:98%。CPAP模式,氧浓度35%,呼气末正压4cmH2O。抗凝后第4天,APTT32.6s,D-二聚体降至4.47mg/L,机械通气CPAP模式,氧浓度35%,更换低分子肝素钙IUQ12H皮下注射。抗凝后第5天至第10天,生命体征平稳,第10天复查肺动脉CTPA:双侧肺动脉主干未见明显充盈缺损等血管形态异常改变(见图2)。低分子肝素希弗全IU,Q12h一直至4月23日停用。4月25日神经外科行开颅探查+颅内占位病变切除术。见肿瘤质地偏硬,与脑组织分界不清,约4*5.5cm大小,病理:左颞胶质母细胞瘤。术后一周继续使用低分子肝素希弗全IU,Qd。

CTPA:图1(抗凝治疗前)

图2(抗凝治疗后)

救治体会

从这个病人的救治过程,我们体会:既往的2hrt-PA50mg方案使用于以下肺栓塞的两种情况值得商榷,需要个体化调整,以保证肺栓塞抢救成功且不引起脑出血病人真正获救。以下体会与各位同道讨论并欢迎指正。

1、大面积肺栓塞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如存在溶栓禁忌症时,紧急时刻无条件去做介入治疗时,如果机械通气条件下,血压和氧合能维持于生命体征不致危险的情况下,可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救治。同时在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时,APTT值调整保持于下限甚至根据病情好转情况缩短普通肝素的使用时间。但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无好转趋势,立即采用半量rt-PA25mg-30mg,2h溶栓方案。

2、同时,临床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大面积肺栓塞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如存在溶栓禁忌症,包括肺栓塞心脏骤停患者,如使用50mgrt-PA,2h溶栓方案,尤其对于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一方面会有脑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另一方面2h静滴时间对危机时刻救治争分夺秒效果欠佳。所以实践中,我们采用溶栓方案为:首先10mg静推10分钟,随后15mg静脉推泵2h完成,救治数例后成功同时病人出血风险较小。

专家点评

翟振国:颅脑恶性肿瘤合并危重肺栓塞的救治:血栓与出血风险平衡的挣扎与纠结

对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尤其是颅脑恶性肿瘤和脑出血患者,由于原发病的因素和手术的因素,既有很高的出血风险,由于手术、创伤、卧床、脱水药的应用,同时又会面临血栓栓塞的风险。临床医生会不断在血栓与出血风险中挣扎和纠结,每一步都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多学科沟通、交流和密切协作至关重要。

关于颅脑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

1、颅脑恶性肿瘤容易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决定手术之前应该进行血栓风险评估;

2、如果存在血栓风险,应该考虑给予血栓预防,如果存在出血风险(如颅内肿瘤性病变和血管性病变),可以考虑给予机械预防;

3、颅脑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一旦发生,应该给予积极处理,对于高危肺栓塞,应该考虑溶栓治疗,如果存在出血风险(尤其是脑出血),同时又缺乏介入条件,在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持续静脉泵入普通肝素,调节APTT水平;病情稳定后切换为低分子肝素。

4、颅脑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在恶性肿瘤活动期,尤其是还需要面临手术、化疗、放疗等进一步干预时,建议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至少三个月,不建议给予口服抗凝药物;

5、颅脑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待肺栓塞稳定后(通常2-3周),应该积极处理恶性肿瘤,包括手术治疗,肿瘤控制了,血栓的风险会进一步下降。

颅脑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值得临床医生







































白癜风资讯网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z/9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