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吗
2019-3-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底部和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症状的一类脑卒中。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很多,在临床工作中可有较常见的5类病因。
囊性动脉瘤可能由动脉壁先天性肌层缺陷或后天获得性内弹力层变性或两者的联合作用所致。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40-60岁发病较多;出血前可有动眼神经麻痹;头痛常见,呈剧烈爆炸样;20%的患者病后10-14天再次出血;意识障碍严重,死亡率高;眼底可见玻璃体积血。
动静脉畸形是发育异常形成的血管团,血管壁薄弱易破裂;目前研究发现动静脉畸形破裂多导致颅内血肿,极少数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不伴脑内血肿。动静脉畸形10-40岁发病;出血前可有癫痫发作;头痛不严重;急性期再出血较少见;意识障碍多不像动脉瘤那么严重。
梭形血管瘤好发于脑底部较大的动脉主干,当脑动脉硬化时,动脉壁肌层由纤维组织替代,在血流冲击下逐渐扩张形成与血管纵轴平行的梭形动脉瘤。梭形血管瘤50岁发病;出血前有高血压病史;头痛较剧烈;部分患者可能再出血;可见意识障碍;眼底可见动脉硬化。
烟雾病是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或闭塞,颅底软脑膜、穿通动脉等小血管代偿增生形成脑底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烟雾病青少年多见;出血前可有偏瘫;头痛较剧烈;急性期再出血较少见;意识障碍可轻可重;眼底多无特殊改变。
瘤卒中多见于生长发育较快的肿瘤,瘤体生长较快而瘤体血管生长慢,造成中心区肿瘤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或者由于瘤体侵袭性生长,侵犯了瘤体内外血管,造成出血变化。瘤卒中30-60岁发病;一般无高血压病史;有原发肿瘤病史;出血前有颅高压和病局灶症状;慢性头痛突然加重;急性期再出血少见;眼底可见视盘水肿。
李志清脑血管病工作室
精湛技术温暖医疗
神经外科李志清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