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医附院血管普外科通过全微创技术成功完成

2022-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2/5972957.html
近日,我院外二科(血管普外科)成功为一例巨大胸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患者实施了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体外开窗腔内重建术,实现了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涉及弓上双分支动脉的完全腔内治疗,医院在该领域治疗上的空白。

▲术前胸主动脉CTA图像

▲术后复查主动脉CTA,胸主动脉瘤完全隔绝、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有效重建

患者王某,男性,77岁,在感到声音嘶哑17天后来院检查,医生通过影响学明确诊断为巨大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患者有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史。该胸主动脉瘤最大直径达到70mm,病变累及了左锁骨下动脉及左颈总动脉。手术难度在于对动脉瘤腔内隔绝基础上需对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进行重建。因患者高龄同时合并心肺疾病,行开放手术风险高。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在外请专家指导下,由血管普外科主任张弘带领的团队成功的为患者施行了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体外开窗腔内重建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出院。

▲术中情况

小贴士

重建弓上动脉的主动脉腔内治疗

胸主动脉病变主要包括动脉瘤和夹层。主动腔内修复术以其微创、有效的优势,已成为左锁骨下动脉以远胸降主动脉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累及主动脉弓部及升主动脉病变,由于涉及到头臂弓上血管的重建,难度大、风险高,极大地制约了腔内技术的开展。传统开放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开放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是高龄患者风险更高而无法耐受手术。因此,近年来关于重建弓上动脉的主动脉腔内治疗技术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因受技术、医疗环境、费用等因素限制该技术仅在国家级血管外科中心能够开展。

该技术的成功开展,意味着将胸主动脉腔内治疗技术继续向主动脉近端(升主动脉)推进,标志着我院在胸主动脉疾病治疗领域又迈上了新的台阶,实现新的飞越。今后,外二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砥砺前行,在主动脉疾病治疗领域继续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治疗理念,引进开展新技术,造福一方百姓。

外二科(血管普外科)

专家出诊时间:

院本部:

张弘:周一上午

张青云:周二上午

陈磊:周三上午

高建国:周五上午

南院区:

张弘:周二上午

杨植:周四上午

张青云:周五上午

陈磊:周一上午

高建国:周三上午

联系

南院区:

护理站:()

医办室:()

供稿

外二科专业审稿

张弘编辑

梁小微陈浩然责任编辑

付玉邮箱

cyfy

.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by/12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