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CTA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以
2021-7-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皮肤科医生程少为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文章导读
前面分享了《CT血管造影术》、《冠脉CTA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头颈部CTA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肺动脉CTA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以及《主动脉CTA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今天和大家分享《下肢动脉CTA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
下肢动脉CTA成像技术
及图像质量控制
1
适应证
血管畸形、动脉瘤、动脉夹层及夹层变异、动脉闭塞性疾病以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断、定位、定性和治疗方案制定。肿瘤性疾病中肿瘤与周围血管解剖关系的确定、腔内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对预后的预测。解剖定位,展示下肢动脉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辅助器官移植、骨骼肌肉或乳腺重建自体移植术术前方案的制定。诊断以动脉壁为主要受累部位的临床疾病,如动脉炎、感染及退行性疾病。用于手术或腔内治疗进行动脉重建、搭桥术后的评价,包括桥血管或动脉支架的位置、通畅性和完整性。2
检查技术
扫描体位与参数:仰卧位,足先进,双臂上举,双下肢伸直,双膝并拢,双足垫高与髋保持水平,两足拇趾靠拢,双腿稍内旋,使胫、腓骨分开。扫描范围由T12椎体开始至足尖,包括腹主动脉、髂内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及小腿和足背动脉。采用螺旋扫描,管电压~kV,管电流mA左右,层厚1.0~1.5mm,层间距0.7~1.2mm,设置管球旋转时间和螺距,将曝光时间控制在20~25s。标准算法重建。
对比剂注射方案:对比剂碘浓度:~mg/ml,总量:80.0~.0ml,配合使用生理盐水,右手臂静脉注射。
(1)对比剂团注追踪法(bolus-tracking):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注射流率:3.5~4.0ml/s。设定双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作为监测层面,当监测层面CT值达~HU阈值后延时12-15s触发扫描。
(2)腘动脉小剂量团注试验法:使用对比剂20ml,后追加20ml生理盐水,流率4.0ml/s,获得腘动脉时间密度曲线。
3
图像处理
清晰显示腹主动脉、膝上动脉、膝下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解剖形态及动脉管腔充盈状态。
清晰显示下肢动脉与邻近器官、软组织的位置关系。
扫描区域内下肢动脉的横断面影像中CT值在~HU。
4
下肢动脉CTA光谱成像
IQon光谱CT带来了全新的能量成像模式,其基于双层探测器实现“同源、同时、同向”的能量成像要求,在每一次常规扫描中同步进行高、低能量信息的采集,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管壁常伴有严重钙化,常规CTA受到线束硬化伪影的影响,使血管结构和远端分支难以显示清楚。光谱CT低能级MonoE图像可以提高图像的组织对比,有助于病变的显示,高能级的MonoE图像虽然会降低图像的对比度,但可以有效抑制伪影,改善图像质量。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目前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CTA检查是评价术后管腔通畅性的常用方法。IQon光谱CT的多参数图像有利于对支架及下肢动脉管腔的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提高支架的可视化和诊断准确性。参考资料:
[1]中华放射学杂志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临床应用协作组.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第一版)[J].中华放射学杂志,,54(07):-.
[2]中华放射学杂志年2月第53卷第2期ChinJRadiol,February,Vol.53,No.2.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1.CT血管造影术
2.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
3.头颈部CTA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
4.肺动脉CTA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
5.主动脉CTA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控制
撰稿:崔华峰
校稿:关光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