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CSCampESC联
2021-9-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ESCCONGRESS
ROME意大利罗马时间8月28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上,ESC与CSC共同举办了以急诊影像学为主题的联合论坛,由医院陈韵岱教授担任中方主席。此次CSCESC联合论坛中,塞浦路斯共和国尼科西亚KyriakosYIANGOU教授、首都医科医院黄连军教授、意大利国家生理学研究中心LunaGargani医院曾勇教授等做了精彩的演讲。
KyriakosYIANGOU:影像学检查在AAS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是一组有相似临床症状的主动脉病变,AAS发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急剧的、撕裂样的转移性胸背痛,疼痛发作后迅速达到高峰,病变进展迅速时将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主要包括典型主动脉夹层(AD)、主动脉壁内血肿(IMH)、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AU)和创伤性主动脉断裂(TAI)及动脉瘤破裂等。
从病理机制看,AD是由于主动脉中层的退行病变或者囊性坏死引起内膜的撕裂,血液从撕裂口灌注入动脉壁内,造成内膜与中层和外膜之间隔离形成一个假腔,假腔扩展至主动脉的各个分支可出现相应脏器的灌注不足、填塞等综合征。IMH常因动脉中层滋养动脉破裂或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造成,血肿位于中层,无内膜撕裂片形成。IMH可单独存在,但亦可为AD的前期病变,随诊过程中发展为AD。PAU发生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缺损处,常见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内膜的进一步损伤使血流进入中层导致中层出血,形成IMH(因溃疡损伤滋养动脉)或AD。病变进一步穿透血管外膜可导致假性动脉瘤的形成,甚至发生动脉破裂。
目前影像学在诊断AAS方面,不仅要求定性,而且要求定量,明确病变的严重程度,要明确是否存在AAS还要求对破裂的入口和出口定位,夹层形成的大小、范围、分型,是否有进行急诊手术的指征(心包、纵隔、胸膜腔内出血)。及时正确诊断是治疗AAS的关键。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快速、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能够显示AAS的特征性征象,从而为临床医师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黄连军:CT检查对AD诊断意义非凡
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中,CT可测量AD的范围、主动脉直径、真腔和假腔直径,评价重要血管分支是否受累、与重要血管分支的关系等,可对破裂的入口和出口定位,显示夹层形成的范围并进行分型,可为后面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极大帮助。
我国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有两大特点:一是由于高血压发病率较高,血压控制欠佳,很多主动脉夹层患者是由高血压引起。第二,患者年轻化。在我国,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孙氏手术,为该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多采用腔内修复术,利用覆膜支架进行腔内修复。
同时,黄连军教授也首次于国际心血管会议上分享自己参与腔内治疗12年来的治疗结果。自年其首次参与主动脉腔内治疗以来,截至年,黄连军教授所率领的主动脉腔内治疗团队已累积完成余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经过密切随访观察,总生存率超过80%。发言中,黄连军教授还介绍了其针对夹层进行腔内治疗的技术经验,包括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术中的远端锚定区概念,以及两段式支架治疗策略等。
LunaGargani:临床医师的知识储备丰富才是硬道理
众所周知,超声检查是一项临床常用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现超声对心衰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床旁超声心动图对心衰患者的快速检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诊、内科、重症监护、麻醉等科室,利用床旁心超仪现成设备,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能快速获取超声信息,为心衰诊断提供可靠信息。临床实践中,若可以结合其他多种影像检查,如CT、CMR等,能够帮助临床医师为心衰患者提供更多有效治疗。
床旁超声检查就像一个传统的听诊器可以用于任何地方,虽然它不能取代其他的常规检查,但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为临床医师准确诊断疾病提供可靠帮助。
影像设备是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很好的认识人体,但临床医师在依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地治疗。
曾勇:IVUSvs.OCT在ACS诊治中的应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中的急症,涵盖了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以及猝死一系列的临床类型。他们共同的病理基础可能是不稳定斑块的破裂、自发夹层的形成、斑块下出血及其表面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的不完全性到完全性的闭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血管内超声(IVUS)可以判断斑块性质、评价斑块的稳定性、发现不稳定病变(斑块破裂、夹层、血栓等);评价狭窄的严重程度、病变累及的范围及钙化的范围、深度,并作为介入干预的决策依据。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现有临床影像诊断技术中分辨率最高的成像技术,它可以识别斑块类型特征分辨率约为10μm,是IVUS分辨率的10倍。
IVUS能够结合斑块负荷等指数较好地评估狭窄程度,而OCT的高分辨率适用于探测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的不稳定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IVUS与OCT均提供了更加微观的病变血管形态学信息,可以于活体内探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如纤维、脂质、钙化等。易损斑块破裂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诱因之一,而易损斑块中的一大类型为薄帽纤维粥样斑块(TCFA)。OCT可以高达10μm的空间分辨率,准确检测TCFA甚至其周围炎性细胞的浸润。
END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门诊》杂志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