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的ldquo舞伴rdquo
2021-10-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人的体内有一对天生的“舞伴”。生命运动这一华丽的舞台秀,离不开这曼妙的舞姿。
然而,当“两人”的配合不那么默契,这无疑是表演时的闹剧,让我们走近这个舞台,去观赏,去揭秘。
01
主角介绍
今天的舞台秀主角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下面将分别为大家介绍二者的身世背景:
腹主动脉是降主动脉在腹腔的部分。位于腹膜的后面,椎体的前方,稍偏左侧。并于第4腰椎体下缘附近处分左、右髂总动脉,宛若舞者灵活的双腿。
而在其右侧便是它的搭档,我们的另一位重量级嘉宾——下腔静脉。它是体内最大的静脉干,由左、右髂总静脉合成,沿腹主动脉右侧上升,经肝后方,穿膈的腔静脉孔入胸腔,进入右心房,专门负责收集下肢、盆腔和腹腔的静脉血。
本来两者互不干涉,下腔静脉负责收集静脉血,腹主动脉负责将动脉血分散给下肢,血液循环井然有序。然而,意外发生了,两个舞者的舞姿不协调,以至于“打了起来”。
02
一出“意外”
年4月,医院收治了一名49岁的女性患者,因“腹痛5天,加重2天”且难以忍受入院。
体格检查时,心率次/分,右颈静脉怒张,中腹部压痛明显,无明显反跳痛,腹部可触及一搏动性包块,大小约15cm×10cm;听诊搏动性包块区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肠鸣音3~4次/分。
外院CTA提示:①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
CTA在医学上又叫做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介入检查方法。显影剂被注入血管里,因为X光线不能透过显影剂,血管造影正是利用这一特征,通过显影剂在X光下所显示的影像来诊断血管的疾病。
通过将CT增强技术与薄层、大范围、快速扫描技术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后处理,清晰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的细节,具有无创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对于血管的变异、血管疾病以及显示病变和血管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何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
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出现了直接的血流沟通,其原因分自发性、创伤性、医源性三类。最常见的为自发性,由动脉硬化性腹主动脉瘤破入下腔静脉引起。
此例属于自发性,以下是影像图分析:
AO:主动脉PSA:假性动脉瘤IVC:下腔静脉
A图:腹主动脉破入假性动脉瘤,彩色多普勒示主动脉内血流经破口注入瘤腔
B图:假性动脉瘤与下腔静脉相通,彩色多普勒示瘤腔内血流经另一破口注入下腔静脉
假性动脉瘤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其属于动脉瘤的一种,区分于肿瘤,本质是血管异常而致使的永久性扩张或膨出。
创伤性多见于腹部穿透伤如刺伤或枪伤后,且多见于年轻人;而医源性常是腰椎间盘手术或分娩损伤的并发症。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十分罕见,毕竟双方都是资深的“舞蹈家”,配合已是相当默契,鲜有矛盾,文献报道发生率仅为0.22%~2.22%。
然而正因为不常见,认识不充分,许多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是在术中才发现,容易造成误诊,加重病情,致死率可超过70%。
所以临床上常采用的早期能够作出及时、较准确的诊断方式是超声检查。尽管它不常出现,但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疾病的治疗有一个完备的方案,从术前准备,术中操刀,术后监测康复都发展相对成熟。
而上述案例采用的则是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愈法,并于7天后康复顺利出院。
腔内支架隔绝术治疗原理是封闭主动脉近端撕裂的内膜破口,隔绝主动脉夹层真假腔之间的血流交通,扩张真腔,促进假腔血栓化,从而起到稳定主动脉壁的作用。
明天和意外,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个先会降临。正如这两位舞者,再怎么自信于自己高超的“技艺”,也会出现差池。
生命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最脆弱的机器。健康时,我们规律生活,活在当下;患病时,我们要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积极地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孙琳,李治安,路彤,勇强,吴炜.超声诊断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2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01):52-53.
[2]罗春霞,杨先康,刘映宏.浅表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云南医药,(05):.
[3]王茂华,吴学君,周华,金星.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愈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下腔静脉瘘1例报告[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1(01):75-76.
[4]王豪夫.1例腹主动脉瘤破裂合并主动脉腔静脉瘘腔内治疗[J].透析与人工器官,,27(02):42-44.
[5]陈彧,孙立忠,黄连军,郑军,黄小勇,许尚栋,刘楠,濮欣.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伴主动脉腔静脉瘘1例[J].心肺血管病杂志,,34(11):-.
[6]谷涌泉,戈小虎,郭建明,管圣,汪忠镐.一体式带膜支架修复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继发下腔静脉瘘1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14(03):-.
听诊器与止血钳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