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曾昭冲国际肝病ES
2022-5-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崔永玲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545976.html
编者按
近年来,肝癌靶免治疗进展迅猛,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临床选择和获益,以靶免治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也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与此同时,传统的介入治疗、放疗技术在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改变。在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上,报告了众多关于介入、放疗在肝癌领域中的最新临床研究,这里不仅有最新的介入、放疗治疗技术——例如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载药微球栓塞化疗(DEB-TACE)、肝动脉化疗灌注术(HAIC)、质子束放疗(PBT),也有以介入、放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本刊特邀医院曾昭冲教授与大家分享这方面的最新进展。
P-TARGET研究:钇-90经动脉栓塞治疗肝细胞癌的剂量学全球观察
研究目的
收集临床数据,评估接受钇-90玻璃微球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吸收剂量(AD)与不良事件(AE)和客观反应(OR)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对来自8个国家13个中心的名患者进行一项全球性、回顾性、单臂研究。纳入标准:HCC伴或不伴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座、右半肝肿瘤数目≤10个(至少一个≥3cm);Child-PughA级或B级(7分);BCLCA期、B期或C期;之前没有动脉内治疗。数据收集包括患者、疾病和治疗特定因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肿瘤反应。采用Simplicit90Y回顾性测定多室治疗前/后剂量?软件(Mirad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OR(根据mRECIST标准)与肿瘤总灌注AD(TAD)之间的关系;评估≥3级高胆红素血症与无疾病进展和正常组织AD(NTAD)之间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用于评估预测/临床因素与总生存率(OS)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
没有发现≥3级高胆红素血症(占患者的4.8%)和NTAD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根据mRECIST标准,对靶病变的OR率为70.8%,对所有病变的OR率为61.7%。与无应答者(.3Gy,P0.05)相比,应答者的平均TAD(.5Gy)显著较高。在TADGy的患者中,52.7%有反应;在TAD为~Gy的患者中,64.9%的患者有反应;在那些稍微大于Gy的患者中,72.1%的人有反应。
分析表明,TAD越高,OS越长(P=0.)。TAD-=""gy=""tad=""Gy组36.7个月(95%CI:20.2~43.9)。
研究结论
全球真实数据证实,在接受90Y玻璃微球治疗的肝癌患者中,TAD和OS之间以及TAD和OS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未发现≥3级高胆红素血症和NTAD存在相关性。
专家点评
TARGET研究共收集了来自8个国家、13个中心的例HCC患者,回顾性研究了肝内病灶吸收的内放疗剂量与肿瘤的反应率(ORR)、总体生存情况(OS)的关系。入组患者为不能手术切除HCC患者,BCLC分期A、B、C期,根据肿瘤的吸收剂量分为Gy,-Gy,>Gy,其肿瘤对放疗的有效率分别为52.7%、64.9%、72.1%,中位总体生存期分别为16.1个月、25.1个月、36.7个月。钇-90内放疗的不良事件小。作者的结论是钇-90内放疗的剂量与患者的生存相关,肿瘤的放射剂量越高,生存获益越大。
钇-90微球作为HCC癌患者肝内病灶的内放疗,在欧美国家应用比较多。适用人群主要是中晚期的HCC患者,不宜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或经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欠疗效者。从目前的III期前瞻性临床研究看,经肝动脉对HCC患者进行钇-90微球内放疗,与索拉非尼的比较,未能获得阳性结果。在年的LancetOncol上发表了一项名为SARAH的临床研究,随机前瞻多中心入组,钇-90内放疗组例,索拉非尼组例,总生存期分别是8.0个月和9.9个月(P=0.18)。作者的结论是钇-90内放疗和索拉非尼治疗,对中晚期HCC患者而言,生存状况两组无明显差别。
尽管HCC患者接受钇-90内放疗未能比介入或靶向药物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这很可能与肿瘤的放疗剂量不足有关。回顾性研究显示,提高肿瘤的放射吸收剂量,生存期就能提高。这项研究为今后提高钇-90的临床疗效指明了方向:一是内放疗剂量不足用其他药物治疗弥补,比如结合免疫、靶向和化疗药物治疗;二是用外放疗的剂量弥补内放疗剂量不足。
P-仑伐替尼联合顺铂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肝癌的多中心II期试验:LEOPARD
研究背景
本试验的目的是评估仑伐替尼(LEN)联合顺铂(CDDP)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arterialinfusionchemotherapy,HAIC)治疗晚期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这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II期试验纳入了Child-PughA级、无全身治疗史的晚期HCC患者,接受LEN联合HAIC治疗,CDDP的剂量为65mg/m2,第1天,每4至6周治疗一次,最多6个周期。主要终点是独立审查委员会(IRC)采用改良RECIST评估的客观应答率(ORR)。次要终点为IRC通过RECISTv1.1评估的ORR、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和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频率。阈值和预期ORR分别为20%和40%,单侧显著性水平为0.05,统计功效为80%。
研究结果
年9月至年3月期间共登记了36名患者,但IRC判定其中两名患者没有可测量的病变。在剩下的34个可评估的患者中,IRC根据改良的RECIST和RECISTv1.1得出的ORR分别为64.7%(95%CI:46.5%-80.3%)和45.7%(95%CI:28.8%-63.4%)。所有36例患者均停用了试验方案,原因如下:疾病进展(24例,67%)、不良事件(9例,25%)、其他(3例,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6.3(95%CI:5.1-7.9)个月和17.2(95%CI:10.9-NA)个月。主要3-4级不良事件为AST升高(34%)、低钠血症(25%)、白细胞减少症(22%)、ALT升高(19%)和高血压(11%)。在这一系列中没有治疗相关死亡。
研究结论
LEN联合HAIC可取得较高的ORR和总生存率,并且在晚期HCC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需要在III期试验中对该方案进行进一步评估。
专家点评
这是一项LEN结合顺铂经肝动脉化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HAIC即经肝动脉化疗,该方法与目前最常用的经肝动脉栓塞化疗不同。其一,HAIC用化疗药物进行灌注,所用的化疗时间比较长;其次,不用栓塞剂对肿瘤动脉进行栓塞。目前已经有很多HAIC治疗中晚期HCC的临床研究,这些研究有HAIC结合索拉非尼;HAIC结合口服化疗药物;HAIC结合阿霉素;HAIC和TACE结合;HAIC和干扰素结合;HAIC结合免疫检测点抑制剂;HAIC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等。HAIC和不同的治疗方法结合,都能显示出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毒性无明显提高。
LEN是继索拉非尼之后的又一种可治疗中晚期HCC的靶向药物,非劣效研究显示,LEN对HCC的疗效不亚于索拉非尼,可作为中晚期HCC患者的一线药物治疗。
该研究用HAIC结合LEN,结果显示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达到17.2个月。3-4级的不良事件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低钠、白细胞低或高血压。
类似的研究是SCOOPII期临床研究,比较了HAIC+索拉非尼治疗组和单纯索拉非尼,35例进入HAIC+索拉非尼治疗组,21例伴有门静脉癌栓,14例不伴门静脉癌栓,其中位生存期为15.2个月;单纯索拉非尼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结果显示,HAIC+索拉非尼治疗组优于单纯的索拉非尼。
本研究作者没有交代入组患者的期别,如果入组患者均为BCLCC期,中位生存期达到17.2个月,应该是相当可观的效果。如果入组的患者既有BCLCC期,也有BCLCB或A的患者,这样的中位生存期,和其他的治疗方法所报道的生存情况相近。因此个人认为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