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打虎行动针尖上的舞
2019-8-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对于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患者,刀割般、撕心裂肺的疼痛,飙升至mmHg的血压,无不昭示着这只凶恶的老虎(主动脉疾病)有多么危险。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血流通过内膜破裂处进入主动脉壁,在主动脉壁内形成血肿,血肿扩大时,将主动脉壁中层剥离成为内、外两层,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王耿主任介绍,瘤体一旦破裂,病人会因突然大量失血而立刻殒命,神仙也无力回天。
以往,患者往往需面临开胸、主动脉置换手术等治疗,然而此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死亡率高,让患者及家属望而却步。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传统技术的局限性和患者与医生对微创技术的渴求催生了腔内修复技术(EVAR)的发生与发展,EVAR手术问世以来,3年EVAR已成功取代传统的开刀手术成为国内外主动脉疾病的首选推荐术式。
病情回顾
然而,对于部分胸主动脉瘤病变累计主动脉弓,因为病变部位的特殊性,其瘤体累及主动脉弓上通往颅脑和上肢的动脉开口,无法通过现有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及常规的腔内隔绝术治疗。
因为“突发胸背痛伴声音嘶哑1月”来我院就诊的刘叔不幸运的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嗜烟酒的刘叔,最近总感觉声嘶,近两天熬夜工作后突感胸背部剧烈疼痛,仿佛被人用刀生生切开一般。来我院就诊,术前胸主动脉CTA提示:胸主动溃疡。CTA显示胸主动脉溃疡与左锁骨下动脉非常接近,锚定区不足。
对于此类患者,如何在保留头颅以及上肢的血供的情况下,打掉这只“呲牙裂齿的老虎”,这是摆在血管介入科团队面前非常棘手的问题,王耿主任带领团队进行了精心的手术设计,为刘叔制定了个体化的“打虎”计划。那么,这“打虎”计划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其实,这项技术是由王耿主任结合本院优势以及国内外的先进理念新引进我院的3D打印辅助支架体外开窗。
王主任介绍:“我们将患者的胸主动脉及周围血管1:1比例精准打印出来,从而创建出主动脉弓分支血管的开口,3D打印模型上面对应的重要血管,包括头颅、部分上肢的血管定位、大小、开窗位置、直径非常精确,根据3D打印的开口精确的位置,我们再把相应的人工血管支架放到里面去,精确的定位每根血管开口的位置”
精诚格穹昊,致君复康健
医院精致服务月,医院号召,血管介入科团队进行了胆大心细的“上山打虎”操作,虽无传统手术的刀光剑影,但是“针尖上的舞蹈”仍让大家捏一把汗,所幸的是手术最终按照设计的顺利进行下来,2小时,由医护人员护送出介入手术室的刘叔跟家人伸手微笑致意,术后经过一系列的快速康复治疗,刘叔不到一周就顺利出院了,门诊定期复查至今,恢复良好。
术后复查破口已封堵,血流正常
医院血管介入科王耿主任介绍,既往此类手术需进行胸腔、腹腔开刀,把动脉瘤全部切除,换成人造血管。由于涉及重要的头颅或内脏血管,手术时间长、风险大、创伤大、并发症多。很多医生称这个手术为“巨创”手术,更有部分医生把这个手术称为‘贯通天地’的手术,从胸腔开到腹腔,手术时间10个小时以上,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很高,手术以后,病人起码要在重症监护病房待3到4天才能回到普通病房。”而微创手术大约2-3个小时,全程无需插管麻醉,术后患者病情稳定直接返回病房,第二天就可下床行走。
据了解,自1月至今,医院已完成5例主动脉疾病的3D打印支架辅助体外开窗手术,此类手术在广东省内也尚属首次开展,这也意味着,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动脉瘤等复杂主动脉疾病都可以用微创的方式解决。而且此前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身体素质也有一定要求,因为手术创伤极大,一般七十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差的患者,医院可能就不敢接了,而现在微创创伤小,八九十岁的患者也可以接受根治手术。
最后,王耿主任再次提醒广大群众
?有高血压的患者,应每天至少2次监测血压的变化,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应用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的范围
?适当限制体力活动,避免运动量过大诱发疾病的发生,在伴有主动脉瓣二尖瓣化畸形和马凡综合征的患者更应限制剧烈活动
?定期体检,监测病情变化,及时手术治疗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一旦出现胸医院就诊,我院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将不遗余力的继续为中山及周边城市的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血管介入科简介
医院血管介入科秉承“继承与创新并举,中医与西医并重”的宗旨,坚持“突出中医特色,微创治疗为主”为手段。通过近年快速发展目前已在微创血管腔内治疗方面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每年完成血管外科和微创血管腔内手术达多台。近年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疗法,并结合传统中医药独特配方为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血管介入科科主任王耿简介
医院血管介入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及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胆道狭窄闭塞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椎体成形术等。
欢迎来我科门诊咨询,血管介入科门诊:周一、三、五上午,门诊大楼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