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辅助WEB治疗宽颈动脉瘤单中心经验
2019-12-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支架辅助WEB治疗在技术上可行,且可以有效地治疗复杂的宽颈动脉瘤。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虽然治疗动脉瘤的介入装置不断更新,介入操作者经验也不断提升,但颅内宽颈尤其是分叉部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因此,已经开发了更复杂的血管内技术,例如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和瘤内扰流装置。瘤内扰流装置--WEB(WovenEndoBridge),已成为治疗分叉处宽颈动脉瘤的良好选择。然而,尽管WEB治疗程序通常是单步技术,但有时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架辅助以防止装置凸出到分叉动脉中。迄今为止,还没有专门评估支架辅助WEB治疗相关结果的报道。因此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医学中心对其使用支架辅助WEB治疗的17例动脉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讨论这种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目的
瘤内扰流装置--WEB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由于解剖结构的关系,有时需要支架辅助,本文介绍了使用支架辅助WEB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的单中心经验。
研究方法
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并发症、动脉瘤闭塞和临床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收集了年1月至年12月期间使用单层WEB(WEB-SL)加支架置入治疗的动脉瘤患者。使用WEB加支架置入治疗的决定是基于以下两种情况:
1)计划的支架置入:分叉处的宽颈动脉瘤,预先用支架辅助以避免WEB凸入到血管内;
2)非计划的支架放置:由于web凸入到血管内,导致分叉处血流缓慢或血管变窄。
2.抗血小板聚集方案:对于未破裂的动脉瘤,术前5天开始使用双抗(阿司匹林75mg和氯吡格雷75mg)。所有患者均进行P2Y12测定(Accumetrics,SanDiego,California),用于检测是否存在血小板抑制。当支架辅助WEB治疗急性破裂动脉瘤患者时,在支架展开前静脉推注阿昔单抗(0.mg/kg),并在第二天开始标准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与此同时,在未破裂和破裂的动脉瘤中,进行静脉内肝素化(活化的凝血时间保持在秒以上)。
3.评估分析:在术前,术后,随后几天和出院时进行临床评估。随访评估分别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进行。通常,在6个月时用MR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动脉瘤闭塞的程度,然后进行长期(12和24个月)DSA随访。动脉瘤闭塞率是根据Raymond-Roy(RR)分类定义的:完全闭塞(I类),瘤颈残留(II类)和不完全闭塞或残留动脉瘤(III级)。
研究结果
一共纳入了17例使用支架辅助WEB治疗的患者。平均动脉瘤大小为7±3.1mm。动脉瘤分布如下:MCA(10例),前交通动脉(3例),基底动脉尖(3例)和后交通动脉(1例)。其中两例是急性期破裂并治疗的。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支架辅助WEB-SL治疗,没有永久性/主要并发症。辅助的支架为NeuroformAtlas(StrykerNeurovascular,Kalamazoo,Michigan)14例(见图1),LEObaby(BaltExtrusion,Montmorency,France)2例,一例大型未破裂P白癜风的饮食问题和影响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