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绽课椎动脉超声检查二完结篇
2016-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五、椎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大多由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引起。1、起始部狭窄椎动脉狭窄大约90%发生于椎动脉起始部,超声表现为椎动脉起始部内中膜增厚,斑块形成,造成管腔狭窄,狭窄处血流变性,呈五彩镶嵌状,狭窄较轻者血流速轻度增快或正常,远端血流速度及频谱无明显改变,狭窄较重者血流速增快,呈湍流状态,远端呈小慢波。狭窄程度划分,由于椎动脉起始部位置深在,大多只能取得长轴切面,因此根据形态学划分比较困难,一般根据血流的改变进行区分。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评价标准狭窄程度PSV(cm/s)EDV(cm/s)PSV起始部/椎间段<50%<<34<2.%~69%~~.5~4.%~99%>>60>4.1椎动脉起始部斑块形成
起始部狭窄血流束变细,血流速增高
狭窄后血流速降低,呈小慢波,ParvusTardus波形称之为小慢波,为狭窄远端的频谱形态,表现为收缩早期加速时间延长,上升支慢,收缩期及舒张期血流速度均降低,收缩期更明显,频谱形态圆钝。
2、椎间段狭窄极少数椎间段可出现斑块形成,造成椎动脉椎间段狭窄。椎间段斑块形成
椎间段狭窄血流变细
3、颅内段狭窄颅内段狭窄一般依据TCD或其他检查,但颅内段狭窄,颅外段血流频谱可表现为低速尖峰型,PSV小于30cm/s,舒张期出现少许低速反向血流或无血流。
六、椎动脉闭塞椎动脉闭塞通常发生在椎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的基础上,超声表现为椎动脉内充满低或中等回声,不能探及血流信号,缺乏波动性。
七、椎动脉瘤椎动脉瘤非常少见,多发生于第六横突孔位置附近,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其声像图表现与其他部位表现相似。
八、锁骨下动脉盗血椎动脉血流频谱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是由于发出椎动脉以前的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后,导致患侧锁骨下动脉远端或椎动脉内压力明显下降,由于虹吸作用,引起同侧椎动脉血流逆流入锁骨下动脉远端,供应患侧上肢,由此引发后循环缺血及上肢动脉缺血,称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锁骨下动脉盗血椎动脉血流频谱异常,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级。Ⅰ级:收缩早期切迹波,在收缩早期出现短暂血流骤降,形成收缩期双峰,1峰高尖,2峰圆顿,两峰之间形成切迹,切迹可在基线以上或略低于基线,收缩中晚期为正向血流。Ⅱ级:收缩期部分或全部反向,舒张期正向的双向血流频谱。Ⅲ级:整个心动周期均为反向血流频谱。频谱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早期盗血:Ⅰ级椎动脉盗血频谱,多见于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轻中度狭窄。部分盗血:Ⅱ级椎动脉盗血频谱,多见于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闭塞。完全盗血:Ⅲ级椎动脉盗血频谱,多见于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来源:猫猫超声论坛作者:杏林过客
版权声明:本平台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瀹舵渶涓撲笟鐧界櫆椋庤垂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