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肾病诊治新进展

2018-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概述]多囊肾病是一种遗传性肾囊肿性疾病,包括常染色显性多囊肾病(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前者常见,本文主要讨论前者。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病,患病率约1‰-2‰,其中60%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其余40%由患者自身基因突变引起。全球估计万患者,中国万,占终末期肾病5%-10%,终末期肾衰竭第4位病因。

[临床表现]: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部位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肾脏表现和肾外表现。

1肾脏表现:

(1)肾囊肿: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的很多症状都与肾囊肿的发展密切相关。肾脏皮质、髓质存在多发性液性囊肿,直径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囊肿大小、数目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增加。男性肾囊肿增大的程度高于女性患者。

(2)疼痛:背部或肋腹部疼痛是成人ADPKD患者最常见的症状。随年龄及囊肿增大症状逐渐明显,女性更为常见。巨大肝囊肿也可引起右肋下疼痛。

(3)出血:90%以上的患者有囊内出血或肉眼血尿,多为自发性,也可发生于剧烈运动或创伤后。引起血尿的原因有囊肿壁血管破裂、结石、感染或癌变等。一般血尿均有自限性,2-7天可自行消失。若出血持续一周以上或患者年龄大于50岁,需排除癌变的可能。

(4)高血压:是ADPKD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肾功能正常的年轻患者之中,50%血压高于/90mmHg,而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几乎%患者有高血压。血压高低与肾脏大小,囊肿多少成正比关系,且随年龄增大不断升高。

(5)肾功能损害:大部分患者在囊肿增大的40-60年间可维持正常肾功能,一旦肾功能开始下降,其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速度每年约为4.4-5.5ml/min,从肾功能受损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时间约为10年。

(6)其他:20%ADPKD患者合并肾结石,多为尿酸和(或)草酸钙结石。泌尿道和囊肿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与普通人群相比,肾细胞癌发病年龄更早,症状更明显,且易发生双侧肉瘤样多中心转移灶。

2肾外表现:

可分为囊性和非囊性两类。

(1)囊性病变:是指囊肿累及肝、胰、脾、卵巢、蛛网膜及松果体等器官,其中以肝囊肿发生率最高,患病率83%,肝囊肿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多,极少影响肝功能,但囊肿体积过大可引起疼痛。

(2)非囊性病变:包括心脏瓣膜异常、结肠憩室、颅内动脉瘤等。其中颅内动脉瘤危害最大,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见于8%ADPKD患者,家族史阳性患者发生率可达22%。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出现血管痉挛性疼痛,随着动脉瘤增大,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增加。

[诊断]主要依据家族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立诊断,其中60%有明确的家族史,确诊需作影像学检查和基因诊断。

1、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首选诊断方法。用高敏度超声可发现直径0.2cm的微小囊肿,因此超声也常作为产前诊断和患者直系家属的检查方法。定期采用超声检测可以监测肾脏体积大小、肾血管血流量及阻力指数,有利于临床监测疾病进展,确立治疗时机,评价治疗效果及预测疾病转归。另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精确度高,可检出0.3-0.5cm囊肿。

2、基因诊断:目前多用于囊肿前和产前诊断,以及正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家族遗传史,而与其他囊肿性疾病鉴别困难者。成人无需监测,对儿童有特殊价值,可以排查早期严重PKD和PKD合并其他遗传病。

[治疗]目前尚缺乏特异性干预措施和治疗药物,治疗重点在于治疗并发症,缓解症状,保护肾功能。

1、一般治疗:戒烟、忌浓茶、咖啡、酒精及巧克力等,合并高血压时限盐,避免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当囊肿较大时,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和腹部受创,以免囊肿破裂出血。

2、并发症治疗:(1)血尿和囊肿出血常见,发作通常自限,2-7天消失,持续一周以上,或血尿首次发作年龄大于50岁,应排除肿瘤,急性发作暂停RAAS抑制剂和利尿剂避免急性肾损伤,氨甲环酸可用于ADPKD出血并发症。

(2)囊肿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血沉增快或C反应蛋白升高,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至少2周,至发热消失,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至少两次血或尿培养阴性,说明抗生素治疗有效,感染清除,但易复发。

(3)肾结石:多发于尿潴留及代谢因素有关,治疗同非ADPKD患者,CT是发现和评估肾结石最佳影像学方法。

(4)慢性疼痛:常见,严重者可影响生活,急性疼痛发作后可发展为慢性疼痛,可给予患者连续的支持治疗,连续用药患者参照WHO阶梯止痛方法,如疼痛严重,止痛剂不能缓解且影响患者生活可考虑穿刺抽液硬化治疗,去顶减压、腹腔神经丛阻滞,肾去神经术或肾脏切除术。

(5)高血压:是ADPKD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促进肾功能恶化因素之一,发生率高且发生早,高血压增加ADPKD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影响患者的肾存活率,所以严格控制血压可延缓肾功能减退,降低病死率,目标值为/80mmHg。高血压早期应限盐(2-4克/天),保持健康体重,体重指数(BMI)20-25Kg/m2,

适当体育锻炼,至少每周30min/5次,药物治疗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钙通道阻滞剂(CCB),对于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可考虑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肾动脉栓塞术或肾脏切除术。

3、肾外症状的处理

(1)多囊肝:包括非侵入性措施和侵入性治疗。前者包括戒酒、避免肝毒性药物、H2受体阻断剂、生长抑素降低胰泌素和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分泌,可适量使用。因雌激素可促进囊肿生长,故女性患者须禁用口服避孕药,停经后禁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肝囊肿也可以出现囊肿破裂和出血、感染,前者治疗同肾囊肿,感染以囊肿液穿刺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为主,疗程2-3周,同时行囊液培养指导抗菌治疗,首选对囊肿渗透性好的抗菌素:氟喹诺酮类,感染复发者需长期口服抗生素。非侵入性治疗无效时,可行经皮肝囊肿穿刺硬化治疗,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或开放手术去顶减压术,甚至肝部分切除或节段肝切除,经导管肝动脉分支栓塞术,以上无效行肝移植手术。

(2)颅内动脉瘤(ICA):颅内动脉瘤破裂是ADPKD最严重的并发症,对于18-35岁有动脉瘤家族史的患者应进行MRI或血管造影,如无阳性发现,则5年后复查,如有阳性结果,应通过血管造影确定动脉瘤大小,直径小于6mm的动脉瘤破裂危险性小,可保守治疗,每年随访复查一次,大于6mm的动脉瘤需要手术治疗。动脉瘤破裂出血者,原则上为防止再出血及脑缺血,可应用可待因止痛,禁用阿司匹林,尽早外科治疗,最好出血72小时内进行手术。

无症状ICA筛查对象:有ICA家族史的ADPKD患者;有ICA破裂出血史患者;对发病风险特殊焦虑的患者;从事高危职业,一旦ICA破裂威胁其生命安全者;出现突发非典型的、突然加重的剧烈头痛并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时,需立即评估。

未破裂的小ICA治疗:需多学科讨论决定,包括肾脏科、神经外科、介入神经科。治疗方案根据ICA的大小、部位、患者健康状况和年龄、破裂风险制定。微创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率较开放手术低,控制其他危险因素:禁烟、限制酗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控制血压达标,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等。

(3)其他肾外并发症:心血管发育异常:二尖瓣脱垂、主动脉关闭不全;颅外动脉瘤:升主动脉、腘动脉、冠状动脉、脾动脉;囊肿:蛛网膜囊肿、脑脊膜囊肿、胰腺囊肿、精囊囊肿;憩室病;腹部疝气;不孕不育;支气管扩张;可给予相应治疗。

4、ADPKD肾功能保护新疗法:

(1)合理膳食,包括低钠、优质蛋白饮食。

(2)增加摄水量,每日尿量达3升,尿渗透压mosmol/kg,可以预防结石,预防感染,预防囊肿扩大。

(3)避免含咖啡因饮料及食品。

(4)应用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如托伐普坦。

(5)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治疗可减少TKV及囊肿体积。

(6)应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普伐他汀。

5、肾替代治疗:首选血液透析,也可选用腹膜透析,肾移植是有适应症患者的最佳选择,效果是好的,复发率是低的。但其他并发症如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升高。

[生育问题]所有育龄妇女接受生育辅导,对妊娠高血压和先兆子痫多发者要特殊注意筛查胎儿超声,尤其胎儿肾脏和肝脏超声,可在产前筛查ADPKD。育龄患者的计划生育问题,如避孕、计划生育,遗传咨询,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PGD)、体外受精(IVF)、重视高危人群筛查和孕产前基因诊断。

医生名片

刘玉东,内一科副主任医师,河南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中华医学会商丘分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北医院进修,擅长各类肾脏疾病的诊治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对急慢性肾衰竭诊治,血液透析等积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周一肾病专家门诊

联系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哪家医院白癜风好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yy/8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