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陆清声腔内治疗主动脉

2021-3-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年9月17-20日,由中山大学血管外科研究中心联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及南方十个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学组)共同举办,医院和《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辑部共同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南方血管大会(SEC)盛大召开。大会邀请来自国内的众多专家学者就目前全球血管病的热点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讨论,范围涉及临床诊治、循证医学、热点聚焦、创新前沿、新理论新技术应用及血管病护理等,并提供近台各种经典和复杂的病例录播。本着“更高、更精、更好”的办会宗旨,中国南方血管大会不遗余力地为提高我国血管病的整体学术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期为大家带来海军医院陆清声教授的精彩演讲《腔内治疗主动脉弓病变的体外开窗技巧及注意事项》。重点内容解读目前国内外已对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腔内治疗进行了10余年的探索,开展了多种腔内技术。其中体外开窗是治疗主动脉弓腔内治疗的重要方法。可采用单开窗移植物治疗主动脉动脉瘤保留LSA。采用单开窗+覆膜分支支架治疗累及LSA的主动脉夹层。采用双开窗移植物治疗主动脉弓动脉瘤,保留牛颈干和LSA。同样地,采用双开窗移植物可治疗近端累及范围较大的主动脉夹层,保留LCCA和LSA。应用三开窗移植物可以有效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医院单中心经验.05-.08共采用体外开窗技术治疗患者例,其中开槽6例,开窗例。主动脉夹层例,主动脉瘤例。术中转烟囱技术6例,术中1例LSA闭塞。术后并发症包括支架近端移位、近端延伸、使用补救支架、LSA闭塞、近端内漏、脑梗、夹层逆撕及咯血死亡等。具体实施体外开窗手术中,如何选定近端锚定位置?首先应考虑完全健康的主动脉区域,如主动脉弓角度较为锐利应将锚定区向近端延伸,为了防止内漏等应保证近端足够的锚定封闭长度。如何术中精准定位?术前应在工作站上进行精确测量,测量数据包括主动脉直径、弓角度、分支直径、分支间距及角度。根据测量所得数据对于移植物进行设计。支架设计完成后,需选用合适的支架进行体外开窗,要求支架移植物系统可释放和回收支架,输送系统手柄对支架有较好的把控性和联动性。支架打开后根据体外开窗的设计方案,将支架环和开窗的相对位置及开窗口径确定好,尽量避免开窗跨越支架环钢丝避免干扰。之后将开窗后的支架回收入输送系统中,避免扭曲和短缩。导入支架系统时可采用空间反转法,进入股动脉时将开窗部位对准下方6点钟位置,那么输送系统导入至弓部时,开窗部位可顺势反转至主动脉弓顶部12点钟位置。输送系统过弓要顺畅,贴大弯侧,切莫旋转和犹豫,释放要稳,适当降压,防止前跳和后移。释放时前后位标记最重要,可利用支架节段作为标记,压缩后其位置不变,定位准确。轴向位标记易误导,压缩后无法定标、达到弓部难以旋转、旋转后角度易失控。释放后造影显示弓上三分支血管通畅,几乎无脑部缺血时间,无需体外循环。之后逆行通过窗口,检验导丝在支架内。之后可在窗口内以顺行或者逆行的方式释放覆膜分支支架,采用顺行的方式则可避免切开肱动脉,局麻下完成手术,更加微创和缩短手术时间。如符合条件,下开窗是最佳选择,不易内漏不易移位,但同时要求定位释放精准,需植入窗内支架。而当开窗只是为了寻求足够锚定区,不担心内漏和移位,可选择大开窗,优势在于易于对准开窗,无需置入窗内支架。总结,体外开窗技术刚开始实施较为复杂,需要不断摸索,在教训中总结出更为简单易于操作的方法;从计划到实施的过程中,术前测量和开窗的设计更为重要;开展体外开窗技术可以先简单后复杂,先开展单开窗手术之后逐步过渡到三开窗手术,目前全国已有70多个中心开展此项技术。但最终我们要依靠器具的革新将体外开窗技术做得越来越安全,越来越精准。SEC大会精彩回看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d/11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