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辅助下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022-2-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ToImproveSometimes,ToCommunicateOften,ToSummarizeAlways...

作者:张利宠*王博刘爱华宋立刚孙瑄

单位:医院(*医院)

病情简介

患者,女性,55岁。

主诉:头痛1年余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间断发作,医院对症治疗后好转,近期症状加重,医院行头CTA示“颅内动脉瘤”,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以“颅内动脉瘤”收入院。既往史:体健。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四项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胸CT未见明显异常

头MRI(医院-07-22)

头CTA(医院-07-31)

头CT(医院-09-01)

DSA左颈内动脉(医院-09-07)

诊断: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术前用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mg10天

氯吡咯雷片75mg10天

手术方案:患者全麻,多参数监护仪监测下行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经右侧经颈内动脉支架辅助下栓塞术。全麻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置入6F动脉鞘。黑泥鳅导丝带领6F导引导管(MPDCodman)行脑动脉造影,右侧颈内动脉造影见∶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大小约3.7mm*6.0mm。

经右侧股动脉鞘,黑泥鳅导丝带领导引导管(Codman6FEnvoy)到达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微导丝(Synchro0.in*cm)带领支架微导管(ProwlerSelectPlus)到达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下干,退出微导丝。微导丝(Synchro0.in*cm)带领弹簧圈微导管(ev3Echelon-10)到达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内,退出微导丝。经弹簧圈微导管填入弹簧圈(CodmanCOMPLEXXTRASOFT4mm*8cm;CodmanCOMPLEXXTRASOFT3mm*8cm)成篮良好,造影可见大脑中动脉分支血流通畅,经支架微导管(ProwlerselectPlus)输送支架(CodmanEnterprise24.0mm*23mm)并释放,完全覆盖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颈。继续经弹簧圈微导管依次填入弹簧箭圈(CodmanCOMPLEXXTRASOFT2.5mm*5cm;CodmanCOMPLEXXTRASOFT2mm*1.5cm;CodmanCOAMPLEXXTRASOFT2mm*4cm;CodmanCOMPLEXXTRASOFT2mm*2cm),间断造影确保右侧大脑中动脉分支血流通畅。右侧颈内动脉造影确认∶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致密填塞,载瘤动脉通畅。手术结束。

手术指征:多发动脉瘤有破裂风险拟分期处理手术风险:1.动脉瘤破裂出血2.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3.脑梗塞,迟发出血4.未处理动脉瘤破裂手术材料:导引导管(6FMPDEnvoyDA)微导丝(Synchro0.in*cm)支架微导管(ProwlerSelectPlus)支架(CODMANENTERPRISE24.0mm*23mm)弹簧圈微导管(ev3Echelon-10)弹簧圈(CodmanCOMPLEXXTRASOFT3mm*8cm;CodmanCOMPLEXXTRASOFT2.5mm*5cm;CodmanCOMPLEXXTRASOFT4mm*8cm;CodmanCOMPLEXXTRASOFT2mm*1.5cm;CodmanCOMPLEXXTRASOFT2mm*2cm;CodmanCOMPLEXXTRASOFT2mm*4cm)

3D测量

术中

填塞结束

术者思考:该患者因头痛发现颅内多发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和右侧大脑中动脉瘤。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瘤为宽颈动脉瘤且大脑中双干包绕动脉瘤,行支架辅助栓塞。Enterprise2支架通过增加支架直径和正弦波几何结构的波幅,改善支架在弯曲血管中的贴壁性,动脉瘤致密栓塞率更高。是自膨式激光雕刻闭环支架,操作简单,精准定位,输送性佳。因患者双侧大脑前动脉共干,两处动脉瘤同期介入栓塞风险大,建议二期处理。(神经介入科在读硕士何晓欣负责编辑)

专栏主编

刘爱华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一病区主任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医工结合研究室负责人

北京市神经介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PI

国家、中央机关、北京市青联委员/常委

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党建书记兼秘书长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工结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经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生物医药秘书长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兼青委会主任委员

入选北京人才培养“登峰团队”、北京优秀卫生人才与北京科技新星,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中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人物、脑血管病先后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国家省部级奖7项,先后承担国自然、科技部与京津冀等重点课题1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核心学术论文篇(其中权威期刊Neurology、Stroke等SCI论文74篇),已获国家专利8项,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9名,博士后1名。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d/13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