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腹胀腹痛起因竟然是一根血管
2025/2/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70%~80%的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治疗机会,5年生存率不足20%。肝内胆管癌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其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10%~15%。近30年肝内胆管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与肝细胞癌不同,肝内胆管癌发病隐匿,极易侵犯肝脏周围器官、组织和神经,发生淋巴结和肝外远处转移,大部分病人确诊时通常已处于晚期,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尽管,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靶向和免疫治疗成为胆管细胞癌的研究热点。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取代了传统化疗的地位。一些局部非手术治疗方法,如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钇90微球(TARE)肝癌新技术钇「90Y」微球,最适合什么样的患者?、近距离放疗(碘粒子植入)、消融等也被应用于晚期肝内胆管癌的治疗,是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生存期得到了提高。但不可否认,肝内胆管癌是原发性肝癌中恶性程度较高,治疗较困难,预后较差的一种类型。对于无法根治的胆管细胞癌,除了积极抗肿瘤治疗之外,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医学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患者张阿姨因肝内胆管细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多程治疗后1年病情复发,腹胀腹痛加重,就诊我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郝明志主诊医师团队。经过郝明志主任医师详细了解,张阿姨1年前因“眼黄,尿黄10天”在外地就诊,确诊为肝胆管细胞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经过胆道支架粒子条植入治疗后黄疸消退(梗阻性黄疸优选解决方案——胆管支架粒子条),随后病理穿刺,基因检测未发现特定的基因突变,而后接受了肝动脉介入化疗+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的治疗,病情一度得到了控制。但最近,张阿姨腹胀腹痛复发加重,再次就诊,医院诊治,均认为是肿瘤复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所致。张阿姨尝试了中西医多种治疗手段,腹胀腹痛均未得到有效控制。 在完善检查后,林海澜主任与郝明志主任医师反复阅读患者腹部增强CT,终于发现可能的病因所在,患者肠系膜上静脉有一段出现了不正常的狭窄,随后做了血管造影证实肠系膜上静脉狭窄。明确病因后,郝明志主任医师与陈起忠主治医师为患者植入肠系膜上静脉血管支架,术后24小时,折磨患者数月的顽固性腹胀就得到了缓解。 郝明志主任医师介绍,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常可表现为腹胀腹痛,缺乏典型特征性表现。肠系膜上静脉狭窄或血栓,可导致肠管淤血,进而形成顽固性腹胀。本例患者既有腹膜后肿瘤,又出现不明显的肠系膜上静脉狭窄,导致临床诊断困难。经过前面抗肿瘤治疗后肿瘤有一定程度缓解,但腹胀腹痛未见明显好转,给我们诊疗思路带来了启发,会不会病因不是肿瘤直接因素呢?最后找到了病因,肠系膜上静脉血管狭窄,经过血管支架植入后,顽固性腹胀很快缓解,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医院方主亭副院长表示,恶性肿瘤合并血管性病变常常是临床疑难病症的元凶。血管介入治疗在这方面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导致腹胀可行门静脉支架粒子条治疗,肝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可行肝静脉-门静脉支架植入,高危肺栓塞症有全身溶栓禁忌或溶栓失败时可采用介入下动脉导管取栓+导管溶栓,不仅近期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高。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非常重要、微创的减症治疗手段。通过血管介入治疗,合适的患者症状缓解快,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为进一步积极治疗创造机会。科室介绍
医院医院作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由医院和医院融合发展形成,构建理念融合、学科融合、技术融合、队伍融合、管理融合、服务融合和文化融合的新体系。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开放床位张,是由肝胆胰外科、介入治疗、肝胆胰肿瘤内科、腹部放疗、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技术团队组成的一体化运行的临床专科,结合影像、超声、病理、内镜等专业,形成紧密型的学科群,建立完善的综合诊疗技术体系并不断迭代更新,保持前沿技术福建转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不同病人的个体化诊疗需求。肿瘤与血管介入科是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先发展科室。是福建省内具有完善的肿瘤介医院之一,临床,教学,科研同步发展,具有丰富的血管介入治疗手段的同时还有丰富的非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常规开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HAIC)、肝动脉栓塞术(TAE)、肝动脉放射性栓塞术(钇90微球放射性介入治疗)、经皮门静脉栓塞术(PVE)、经皮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经皮脾静脉栓塞术(PSE)、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门静脉支架+I粒子条植入术、胆道支架+I粒子条植入术、射频消融术(RFA)、微波消融术(MWA)、经皮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置入术(PTCD)、腔静脉支架植入术、髂静脉支架植入术,腹腔神经阻滞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等。对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肝胆胰脾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软组织肉瘤及肿瘤相关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有丰富经验。
专家介绍
郝明志
医院医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介入学组主任,福建中医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副主任,医院肝胆胰MDT小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感染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肿瘤绿色治疗分会会长,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理事会理事,《临床肝胆病杂志》《中国医药导报》及《JournalofClinicalandTranslational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审稿专家。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1本。长期从事肿瘤与血管介入治疗,对肝癌钇90微球介入治疗,血管栓塞与消融治疗有深入的研究与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