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回顾治疗未破裂前循环动脉瘤的微型翼
2016-11-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翼点入路是广泛应用于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的经典入路。但该入路存在缺点,包括术后颞肌萎缩和面神经额支的损伤。美国马里兰州JohnsHopkins大学医学院的JustinM.Caplan等改良标准翼点入路,采用较小的切口及小骨窗获得与标准翼点入路相似的手术通道,避免上述手术并发症。改良的翼点入路称为微型翼点入路。(MPT)研究结果发表在年6月的《Neurosurgery》。
手术患者经严格的筛选,入选标准包括:1中动脉动脉瘤、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和眼动脉旁动脉瘤;2未破裂动脉瘤;3排除瘤内血栓形成的动脉瘤(图1、2)。MPT入路的主要改良点如下:1体位:与标准翼点入路类似,将患者手术侧肩部垫高;根据动脉瘤位置调整头位,使需暴露的术野位于最高点;2切口起自颧弓根部上方1cm至颞线内侧1cm处,紧贴发际线后方;3头皮和颞肌一起剥离形成肌皮瓣;严格止血而不使用头皮夹;4选择额骨颧突下方和切口下极两处钻孔;5充分牵开皮瓣,尽量扩大骨窗,其边缘超出切口的边界,以增加手术空间。
图1.MPT入路手术示意图,显示皮肤切口、骨窗和动脉瘤暴露范围。Skinincision,头皮切口;Opticn.,视神经;Initialburholes,钻孔;Inf.sup.temporallines,颞下线及颞上线;Post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