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辽宁司机在生命最后十几秒打开的双闪,

2019-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12米长

载有28吨热油的油罐车

如果失控了会怎么样?

张善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减速,靠边,拉手刹,打开双闪

拼尽全力让这辆庞然大物安全停下

他却倒在方向盘上再没有醒来....

12月3日、4日,辽宁日报以及辽宁日报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张善哲启动生命中最后一次“双闪”》《生命中最后十几秒!“最美司机”张善哲启动的大爱“双闪”》等文章,讲述了张善哲强忍疼痛将油罐车停稳的非凡壮举,广大网友无不为他的行为感动落泪。

辽宁日报电子版及新媒体报道该新闻

?事件回放

11月21日,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机动采油大队罐车司机张善哲驾车执行运输任务时突发疾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忍着剧痛将油罐车稳稳地停在路边,用生命保护了集体财产和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GPS卫星车辆监控系统记下了张善哲人生最后的轨迹——

17时39分

张善哲从沈四联合站出发,驾驶装载28吨热油的辽AW号罐车驶往沈二联合站。

17时44分

张善哲的车停靠在新民市双程堡村东南1.66公里马路一侧,打着双闪。

18时05分

同班司机发现时张善哲时,他头倒在方向盘上,口吐白沫,大汗淋漓,昏迷不醒,但一只脚却牢牢地踩着脚刹。

18时25分

张善哲被紧医院,经脑CT及加强脑CT检查诊断为脑动脉血管瘤破裂,医学上达到5级,已无法救治。

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机动采油大队副大队长王者伟得到信息后迅速赶到现场。“当时天已黑下来,车辆笔直地停靠在沥青路上,但车还没有来得及熄火,可见当时情况紧急,可能也就十几秒的反应时间。”王者伟说,“医生告诉我们,这种病瞬间发作,患者剧烈头痛,就像‘头要炸开一样’。在如此危急关头还能稳稳地把车停在路边,这得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力啊!”

“如果没有这一系列关键动作,车毁人亡的后果不敢想象。”提起事发当天现场的场景,王者伟仍心有余悸。在现场,车辆处于S弯道中间,距拐弯处还有多米,而且当时马路只有6米左右宽,一侧是一米多的深沟,一侧是稻田地。“如果当时车辆失控或者停在路中间,满载热油的罐车与对面行使的机动车发生碰撞或撞树倾翻路沟,极有可能引发爆炸、火灾、污染等恶性事故。”

该报道发出以来,张善哲的先进事迹不断在全社会传递、汇聚,犹如一股暖流在每一个辽宁人心中流淌。辽宁日报记者分赴沈阳、盘锦两地,采访了张善哲的家人、领导、工友、邻居,试图通过他们的讲述还原一个真实的张善哲,通过细节追忆他平凡但却精彩的一生。

张善哲家人

?人生关键词

张善哲年出生,铁岭市西丰县人,当过5年兵。在部队服役期间,分别获得营嘉奖、连嘉奖、支部嘉奖各1次。年10月从部队转业后来到中石油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工作,转眼间已近30年。

妻子王春丽和张善哲相识于年,她说:

善哲拿我爸妈当自己的爸妈孝顺,他就是我心中的顶梁柱,遇到他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

”陈金玉与张善哲共事13年,对他最为了解:

我们俩都是退伍后到的油田,在一起共事这么多年,用部队的话说,他是一个‘可以放心把后背托付的人’。他责任强,最后关头能这么做一点不奇怪!

张善哲离世后,工友想找几张工作的照片怀念他,却连一张正面的都没找到(穿白条上衣者为张善哲)。

和张善哲住在同一栋楼的何文玲说:

从来没遇见过这么热心肠的人。工作上的好同志,家里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邻里的好弟弟、好大侄……全让他占了。

”爱岗敬业从不计较技术尖子孝老敬亲古道热肠

这就是张善哲人生的关键词

张善哲及家人合影

近家媒体转载辽宁日报稿件

张善哲的事迹经辽宁日报发出后,中央级媒体以及省内外近家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全文转载了辽报新闻客户端稿件,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等中央级媒体的网站、新闻客户端、







































治疗白癜风花费
北京哪个医院对白癜风治疗有效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d/9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