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静脉学院张岚教授下肢静脉溃疡诊

2022-5-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导读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同时随着血管外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与进步。不论是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下肢慢性静脉疾病(CVD)以及血透通路的治疗与维护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舒洛地特作为抗血栓药物已在全球大面积推广,它是从猪肠道粘膜中提取的一类糖胺聚糖,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在降低出血的前提下具有更强的抗血栓潜能。近年来,舒洛地特在内皮修复、抗血栓和血液流变学方面效果突出。

为了更好的交流和探讨药物治疗在VTE、CVD以及通路治疗中的进展。由Alfasigma主办的《阿尔法静脉学院》旨在为血管外科同道搭建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好的带动血管外科学术领域的共同进步。

由上海交通大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岚教授带来讲题为《下肢静脉溃疡诊疗策略和临床体会》。

(点击上方视频获取课程内容,视频时间较长,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下肢溃疡分为动脉性和静脉性,需要从发病机制、病因和好发部位等方面对两者加以鉴别诊断。缺血引起的动脉性溃疡常有间歇性跛性、静息痛等病史,伴有下肢皮温低及动脉搏动消失,溃疡一般位于足跟和趾端。而静脉性溃疡主要好发于小腿中下1/3内侧足靴区、内外踝和足背,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PTS造成的静脉高压为其发病原因。下肢静脉溃疡的病因诊断非常重要,常见病因有下肢浅静脉曲张、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等。下肢静脉溃疡多为慢性进展性,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女性、肥胖、久坐久立、下肢静脉疾病史等。下肢静脉溃疡病理生理机制包括:1.静脉瓣膜返流和/或静脉回流功能障碍,导致下肢静脉高压的出现;2.静脉内压力升高导致的炎症反应;3.炎症反应的级联瀑布效应导致疾病不断进展;4.毛细血管损伤、局部微循环障碍、纤维蛋白渗出、代谢产物积聚、皮肤营养改变、微生物感染等共同影响。下肢静脉溃疡相关的定义包括CVD(慢性静脉疾病)和CVI(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EAP分级中C3-C6级的患者是目前临床上得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l/13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