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2016-1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
《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正式发布
年5月6日-8日,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由国家卫计委脑防委牵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学组组长、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刘建民教授领衔,全国15家卫计委脑卒中基地的神经内外科及影像学专家组共同参与制定的《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正式发布。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平均死亡率在27%~44%,来自国家卫计委脑防委的数据显示,中国aSAH患者发病后28天、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6.9%、21.2%、23.6%和24.6%。目前该病死亡率在发达国家逐渐下降,并且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动脉瘤的早期治疗和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均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而我国aSAH的整体诊治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家卫计委脑防委的统一部署,针对各级单位对aSAH认知水平的差异化日趋严重,诊治方案选择参差不齐的现状,以临床实践为抓手,综合国际前沿进展,结合我国国情特点,分析国人相关疾病谱特征,综合制订第一部适于在国内推广应用的《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旨在提高相关从业者对aSAH的认知水平,医院aASH治疗方案,有效提升aSAH的诊治水平。
在本次中国脑卒中大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论坛上,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的黄清海教授、杨鹏飞教授对大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医院的学者共同探讨aSAH诊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会场气氛热烈,与会代表对此部规范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