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动脉硬化闭塞症要从年轻开始

2017-4-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间歇性跛行即行走后疼痛,休息后症状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重复出现的症状表现,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之一。医院周围血管科专家提醒,随着气温的下降,一旦老年人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就要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了。

  医院救治了一例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通过手术与保守治疗相结合,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下肢的溃疡、坏疽,导致截肢的危险。周围血管科专家指出:年龄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要危险因素,随年龄增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专家提醒,预防动脉硬化闭塞症要从年轻开始,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

1案例解析:

  67岁的刘女士患有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药不离身的日子让生活充满了苦涩的味道。近半年来刘女士总有下肢发凉、麻木、疼痛的症状出现,虽然不严重,可还是对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医院一直用药,可症状缓解的不明显。秋季到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刘女士下肢发凉、疼痛的症状逐渐加重,出现了间歇性跛行,开始时这样的症状还能忍耐,刘女士便一直坚持自行用药缓解症状。病情这样一直延误,近段时间气温逐渐的下降,上述症状突然加重,疼痛剧烈,难以入睡,且皮温下降,肤色苍白,活动明显的受限,刘女士只好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就诊。

  在周围血管科门诊,医生通过详细的问诊了解到刘女士患有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压,虽然一直用药但血糖、血压控制的不是很理想。现在出现的下肢发凉、疼痛的症状是因为长时间高血压、高血糖造成的动脉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临床上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因患有多种疾病,首先建议控制基础病在稳定状态,然后根据病情进行球囊导管扩张术并腔内介入治疗。

  首先在以IGS双C为平台的复合手术室中进行造影,发现血管多发粥样斑块形成,且股-腘动脉长段闭塞,钙化比较严重,若术中操作不慎易致血栓脱落,引起严重并发症。手术顺利进行,血管很快再通,术后肢体末端血运很快改善,肢体发凉、疼痛的症状快速缓解。再结合中药的口服、血管内灌注的局部给药治疗进一步改善肢体末端的血液供应。

  专家提醒:预防动脉硬化闭塞症要从年轻开始。

近年来,血管病发病率大幅上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高达12%-20%,动脉硬化从年轻时便开始了,甚至部分人群10岁、20岁动脉壁就开始硬化,30岁血管内膜就开始增厚,40岁以后越来越厚,病情再发展就会出现血管破裂,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

  年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逐步升高。一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调查结果显示,40-50岁的男性每年新增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为0.3%,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15%-20%。因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从年轻时就要开始,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日常低盐低脂饮食,适当的运动,严格监测、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并预防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payydmyh∣医院血管科









































医治白癜风偏方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z/6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