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觑的动脉粥样硬化该如何艾灸

2017-6-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点击图片上方灸道堂,订阅   每天获取新鲜的养生资讯

  -------咨询-------

  

  动脉粥样硬化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而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中,动脉粥样硬化已经能够达到流行病的标准。

  

  关于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但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有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解释。脂肪浸润学说认为,脂质代谢失常与本病发生关系密切,其本质是动脉壁对侵入脂质的反应。证据是动脉粥样斑块的主要成分为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内膜损伤学说认为高血压、细菌、病毒、免疫因子及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等长期反复作用,使动脉内膜损伤,胆固醇沉积和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粥样硬化。此外,还有致突变学说和受体缺失学说等。

  

  临床一般表现为脑力与体力衰退,如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晕厥、心功能减退、心力衰竭、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迂曲和变硬。随着硬化动脉的不同会伴发相应的临床症状。

  

  温针灸治疗缺血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98例

  治疗方法:取穴:环跳、委中、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溪、解溪、八风。操作:首先令患者侧卧位,取患肢环跳穴直刺2~3寸,施提插泻法,使针感向足部放射1~2次为度,快针不留针;再令患者仰卧,直腿抬高患肢,取委中穴直刺0.5~1寸提插泻法,使针感向足部放射1~2次为度,快针不留针;血海、梁丘、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溪均直刺1~1.5寸,施提插补法;解溪、八风直刺0.5~1寸,施平补平泻。针刺后,在针尾处插2cm长的艾条,由底部点燃施灸(艾灸与皮肤间垫锡纸片以免烫伤皮肤)。待艾条燃尽,针体温热感消失后起针即可。每日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治疗结果:98例患者中治愈48例(48.98%),好转39例(39.79%),无效11例(11.23%),总有效率88.77%。

  

  临床取穴主要取百会、足三里,本组穴位配伍具有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升清降浊的功效,能显著降低血脂,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减少由此带来的多种并发症。









































白癜风的治愈率高吗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z/7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