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可改善腹腔肿瘤大手术后

2019-2-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腹腔肿瘤手术作为一种常见的腹部大手术,其本身可造成患者术后功能状态的显著改变,尤其是老年患者。患者恢复至术前功能状态的时间可长达数周至数月。手术创伤所致的长时间的功能状态恶化可能导致其它肿瘤相关治疗的延迟、生活质量的下降,甚至预后的改变。

尽管有多项研究结果提示腹部大手术后早期锻炼可提高患者的功能储备并改善预后,但仅有的少量针对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时机、锻炼方案及锻炼效果等研究,且结果仍存争议,尚无一项公认的术后早期锻炼的“标准方案”。另一方面,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及患者对相关康复锻炼方案的依从性也普遍较低。

为此,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ClinicasdaFaculdadedeMedicina医院肿瘤研究所康复科的AlmeidaEPM等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了一套腹部肿瘤大手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对患者术后功能储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年5月的BJA杂志上。

背景

通过观察一套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对腹腔肿瘤大手术后患者的功能储备、生活质量及临床预后的影响,评估该方案的临床效果、可行性及安全性等。

方法

本研究是单中心、单盲、前瞻性平行对照研究。选择年1月至年9月的例行腹腔肿瘤大手术的患者,经筛选后例入组的患者按1:1随机分为早期活动组(n=54)和标准治疗组(n=54)。

入组标准:年龄18y;肿瘤手术涉及胃肠道、妇科或泌尿道;预计手术时间90min。

排除标准:术前不能完成6min步行运动实验(6MWT)、姑息性手术、术后机械通气24h、需要RRT的慢性肾脏疾病、神经肌肉病变等(见下图)。

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锻炼期间均由专业的理疗师每天评估其核心稳定性、直立位稳定性和上下肢肌力等。

早期活动组患者:自术后第一天(POD1)起,每天按早期活动方案进行2次锻炼,并坚持至出院。内容包括:核心稳定性和直立位稳定性训练、步态训练及有氧和耐力训练(详见图1)。

标准治疗组患者:自POD1始,每日一次完成一套锻炼方案,并坚持至出院或能独立行走。方案包括:核心控制训练、具有完整核心控制力且下肢肌力3级者进行直立位训练、步态训练及主动或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锻炼。

图1.早期活动组患者训练流程图。ROM,活动范围;FES,功能性电刺激

主要观察指标:在POD5或出院时,是否能在无辅助状态下独自穿行房间(距离约为3m)或步行3m的距离。

次要观察指标:在POD5,采用6MWT测试行走能力;采用修订的Piper疲劳量表(PFS-R)测量疲劳的发生率和强度;采用EuroQol-5D-5L调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大腿围测量评估瘦体体重的下降;使用clavien-dindo分类和EuroQol-5D-5L分别评估术后30d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形成、谵妄及其他运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等。

结果

主要结果:在POD5,与标准治疗组相比(38.9%),早期活动组不能自主穿行房间或步行3m的患者比例显著降低(16.7%)(P=0.01);主要结果的风险降低22.2%(95%CI5.9-38.6),需要治疗的数量为5例(95%CI3-17)。

次要结果:在POD5,与标准治疗组相比,早期活动组患者6MWT的表现较好[m(56-)vs66m(0-)](P=0.);疲劳的发生率及疲劳的程度均较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也较高。但两组患者术后30d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其他次要结果间亦未见显著差异。

结论

对于腹腔肿瘤大手术的患者,在监督和指导下执行的术后早期活动方案似是安全可行的,可改善患者术后早期的运动能力,并可能减少和减轻患者的疲劳感。但该方案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尚不清楚。

麻海新知的评述阅读本文后,应首先明确本文







































点滴型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zz/9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