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一例
2016-10-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患者中年女性,因间歇性头痛20余天入院门诊头部平扫CT:
患者既往于15年前曾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一直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入院后我院行头部CTA示:
入院后抽血INR2.47,考虑到患者不能停用抗凝药,整个处于低凝状态,为减少出血风险故未在术前行全脑血管造影而行头部CTA(如下图)。
患者入院后停用华法林改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并查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TEG)了解患者整个血液凝血功能状态该患者动脉瘤位置不是常见的动脉瘤好发部位(前交通;后交通;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眼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且没有破裂过(判断出血责任动脉瘤:根据出血部位,动脉瘤形态如不规则、有冒尖等)。手术方案选择为全脑血管造影和动脉瘤治疗一起,减少反复穿刺引起的出血风险。
术中造影示:
3D造影如下:
根据造影结果,选择从右侧颈内动脉经后交通进导管,反复尝试因后交通较弯曲未能进入,然后选择左侧椎动脉进入右侧大脑后动脉动脉瘤,但因左侧椎动脉开口处较弯曲,Guiding导管无法进入,遂经右侧椎动脉进入基底动脉然后通过右侧大脑后动脉到达动脉瘤腔内如下图:
进入后开始填塞弹簧圈如下图:
最后将动脉瘤腔填塞完毕后在动脉瘤开口处填塞行成
拖尾,最后造影如下:
术后复查脑血管CTA:
填塞非常致密及准确,最后造影载瘤动脉非常通畅,且先前因为动脉瘤原因载瘤动脉另一分支并未显影,现在填塞完毕后另一分支显影明显,且拖尾位于载瘤动脉破裂起始部,并未突出于载瘤动脉。
填塞过程中行凝血功能及血栓弹力图监测全身血液凝固情况,术中根据患者血栓弹力图结果回报进行全身肝素化抗凝,术后改用低分子肝素,然后再改为华法林抗凝治疗。
该病例总结如下:
颅内动脉瘤好发部位:前交通;后交通;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眼动脉起始;基底动脉抗凝治疗顺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需要手术时由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可用血栓弹力图(TEG)及凝血功能监测整个血液情况
动脉瘤填塞是一个高风险手术,应尽量减少导管操作时间,避免反复操作,术中严格抗凝。
每周病例分享,共同进步!
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