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医院成功开展首例人工血管搭
2022-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天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06/6083989.html
近日,医院介入血管科成功为一例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实施左侧股浅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这是我院开展的首例人工血管手术,标志着我院介入血管科在外周血管手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68岁的肖先生(化名)近一年以来左小腿持续疼痛。一开始疼痛只在行走后出现,近期疼痛愈演愈烈,就连休息不动时,左腿也疼痛不适,常常在睡梦中被疼痛惊醒,让他晚上睡觉都睡不好。
今年4月底,肖先生因车祸骨折,在外院行了左侧腓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是做完手术一个多月了,左腿的伤口不仅没能完全愈合,还开始发红、糜烂。
近日,肖先生左腓骨外侧皮肤溃烂面积达5*8厘米,并伴有脓血性分泌物,肌腱和钢板都外露在外面。肖先生疼痛得已无法忍受,几乎不能下床活动。无奈之下,肖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就诊。
介入血管科副主任田睿为肖先生完善了下肢静脉彩超、CTA等检查,判断肖先生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并且已处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四期溃疡、坏死期,如若不及时进行手术恢复左下肢的血运,便会有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的危险。
然而肖先生病变血管闭塞段长、程度重,无法进行介入腔内微创手术。
病变位置上至股浅动脉起始端,下至腘动脉中下段,开放手术血管暴露难度大。
田睿带领介入血管科团队进行多次病例分析与讨论,决定为肖先生实施高难度、复杂的人工血管搭桥术——左侧股总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手术如期进行。术中,田睿用人工血管穿过皮下隧道,分别与股浅动脉与腘动脉侧端吻合,移植左股动脉至腘动脉30厘米血管。手术耗时3小时,术中人工血管供血良好,远端腘动脉可扪及搏动。
术后肖先生感觉左下肢疼痛较前明显减轻;术后第五天,他就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下床行走;术后一周,肖先生左腿溃烂面肉芽组织较前明显新鲜,康复良好的他顺利出院。
出院前肖先生激动地握着田睿的手说:“托您的福,我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也可以下床行走做个自由人啦!”
田睿介绍: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现,其病因与糖尿病、肥胖、抽烟、饮酒、精神过度紧张以及饮食不健康有关,多发于中老年人。
该疾病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下肢发凉,行走疲劳疼痛,休息后缓解。
如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静息性疼痛甚至下肢溃烂坏死,再不进行干预会导致截肢或死亡。
田睿提醒:
市民朋友要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饮食清淡、低脂,保持规律的作息。
当出现下肢发凉、行走疲劳、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要警惕动脉闭塞症的发生,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田睿介绍: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治疗除了控制危险因素、功能锻炼及药物等保守治疗,还包括外科手术搭桥、各种腔内介入治疗等手术治疗方式。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技术的成熟,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目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和主要手段。
对于闭塞段长、程度重的下肢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无法进行时,可行血管移植术解决闭塞问题。
专家简介田睿
介入血管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院进修血管外科。从事普外及血管外科专业十五年。
擅长:各种外周血管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坐诊时间:星期四上午
科室简介介入血管科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学科,结合了外科学基础与介入放射学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和定位准确等特点。
医院介入血管科具有完善的门诊诊室、DSA手术室、专科病房、微创诊疗室的临床专科。科室先后开展了复杂大动脉疾病的支架血管腔内修复、TIPPS分流手术、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TurboHawk旋切技术等手术,在肝胆介入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常见病种
外周血管疾病:包括下肢静脉曲张、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血管瘤、动脉夹层等,主要开展腔内治疗,采用微创技术,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大切口,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肿瘤学疾病:开展包括肝癌、肺癌、子宫肌瘤等在内的多种良性、恶性肿瘤的局部化疗、营养动脉栓塞、激光射频消融治疗。可替代部分传统手术切除,也能为丧失手术机会的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改善生存质量。
出血性疾病:包括肿瘤破裂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咯血及外伤性出血等,能精确栓塞出血部位的供血动脉,较大程度上避免器官的切除。
综合性治疗:适应症包括胆道梗阻、食管癌、前列腺增生、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症、脾功能亢进、结石等。在放射引导下,通过介入技术进行腔道成形、镍钛合金支架植入等,达到精准治疗目的。
供稿:介入血管外科陈宇田睿
审核:医务科宣传科
整理: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