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2021-6-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各类血管穿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血管介入操作的广泛开展,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诊断性操作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发生率约为0.5%,治疗性发生率约为9%。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常见原因为:基础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使用了抗凝药物、拔针或鞘后压迫位置或方法不正确,穿刺部位没有压迫支撑点等有关。
一些较小的假性动脉瘤可能有自愈的可能,但假性动脉瘤自愈者甚少。直径1.8cm很难自行闭合,特别直径2.0cm时,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可压迫周围邻近动脉;严重者动脉瘤破裂、血栓栓塞等,可导致远端肢体缺血、神经损伤或皮肤坏死。另外,动脉瘤持续出血还有破裂的风险,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早积极治疗。
超声检查可以确诊假性动脉瘤,还可确定假性动脉瘤的大小、形态、瘘口的位置和大小、血流情况(近心端供血动脉的位置)。并且能指导和引导相关治疗,及术后的评估与复查。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
1,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无创、安全、简便、价格低廉,瘘口的精确定位压迫,可取代部分外科手术,其治愈率为87%。但长时间压迫带来的不适,操作者体力消耗大,复发率高,加压法适合用于瘤腔较小及瘤颈较窄的假性动脉瘤。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失败因素:患者不适移动导致压迫位置改变,另外肥胖、腹压增大、深度过深及没有支撑力压迫可能失败。故压迫应没半小时复查,确认压迫成功加压包扎,仍需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复查。
病例1:
股动脉穿刺术毕,压迫30分钟后发现,腹股沟肿胀淤青。
急诊超声:提示双孔假性动脉瘤,压迫位置不准确。建议调整压迫位置。
超声引导调整压迫位置,压迫30分钟后,假性动脉瘤消失。
病例2:
没有支撑力,压迫失败的病例可浏览此链接:
“风景”永远在路上---甲状腺细针穿刺导致假性动脉瘤
2,凝血酶注射治疗。采用凝血酶注射法治疗,假性动脉瘤取得满意疗效。Paulson等报道:使用UGTI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愈率高达96%。凝血酶注射法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病例3:
长期血透患者,AVF血栓狭窄,临时颈内静脉穿刺插管血透。损伤甲状颈干,形成假性动脉瘤,位置过深,且压迫位置没有支撑力,压迫失败。出现臂丛神经压迫症状。行超声引导凝血酶注射,完全封闭。嘱无肝素血透。但三月后,再通,手术修补。(再通原因还是考虑抗凝药物的应用导致)
病例4:成功案例,操作流程可浏览:
立竿见影!-----实时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栓塞治疗假性动脉瘤
3,介入治疗(载瘤动脉内植入带膜支架)。
4,外科手术治疗等。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恢复时间长。
病例5:
血透患者,桡动脉出现假性动脉瘤,原因可能是穿刺导致。压迫失败形成80mm巨大瘤体。结合既往血透患者,假性动脉瘤凝血酶闭塞三月后再通的教训,另外巨大血肿需要清除,超声术前、术中定位破口,精准修补。
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及压迫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安全、简便、有效的。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对于瘤体较小的病例可采用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压迫治疗失败的病例可选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或其他方法。
我们在基层需要学会“拿来主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