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IDoIt曲乐丰GORE

2021-9-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怎样预防儿童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90381.html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海军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曲乐丰教授团队带来的病例分享:例GOREVBJR(0.’’Viabahn)在颈内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病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交流探讨!

术者简介

曲乐丰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军医院(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海军军医大学颈部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卫计委颈动脉内膜剥脱培训基地(医院)负责人,国家人社部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颈动脉相关卒中的筛查和防治”负责人。中国血管外科专业首位博士后,医院血管外科执业医师(注册号:Nr.60-.-Qu)。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等访问学者。首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突出贡献专家奖”与“优秀中青年专家奖”。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荣立个人三等功次。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颈动脉学组副组长、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中青年专委会以及缺血性卒中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微循环协会周围血管专委会颈动脉学组组长、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弓上疾病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分委会副主委、全军普通外科专委会血管外科学组副主委、中国卒中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等学术任职。

病例一

一般病史

患者:女性,7岁主诉:B超发现左侧颈内动脉动脉瘤1周查体:无特殊既往史:高血压病史颈动脉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动脉瘤(C1段)

病例特点

?老年女性

?右侧颈内动脉真性动脉瘤,最大直径4cm

?非动脉硬化性病变,余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颈内动脉近端扭曲成角,流出道接近颅底水平

治疗策略

?完善检查,明确病因(风湿/免疫/炎症等)

?负荷剂量双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mg+波立维mg)

?全麻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备复合手术(开放+腔内)

手术过程

手术步骤:

?仰卧位,全麻,穿刺右侧股总动脉,置入8F短鞘

?弓上血管造影明确左侧颈内动脉动脉瘤形态及流出道位置

DSA造影

?交换Cook6F*90cm长鞘,4FMPA导管配合0.泥鳅导丝进入瘤体,顺利超选至流出道远端,跟进导管并造影确认

同轴跟进6F90cm长鞘

顺利超选颈内瘤体

超选颈内动脉瘤远端流出道

远端流出道造影在位

?引入V-18导丝,至颈内动脉C3段,支撑并矫正扭曲

交换V-18导丝至颈动脉C3段支撑

?循导丝引入VBJR(0.’’Viabahn)6*50mm,中段覆盖病变,精确释放

引入VBJR(0.’’Viabahn)6*50mm,造影定位

VBJR(0.’’Viabahn)6*50mm释放

?复查造影,瘤体消失,覆膜支架内通畅,远端无栓塞

复查造影,瘤体消失

瘤体消失,支架内通畅

?随访复查颈动脉CTA,隔绝良好,支架内通畅

瘤体消失,支架内通畅

病例二

一般病史

患者:女性,5岁主诉:发现左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周查体:无特殊既往史:无特殊(无外伤、针灸病史)术前CTA:左颈内动脉C1段假性动脉瘤,大小1.1*1.3cm血检验:风湿免疫等指标未见异常

病例特点

?中年女性

?左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

?非动脉硬化性病变

治疗策略

?完善检查,明确病因(风湿/免疫/炎症等)

?负荷剂量双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mg+波立维mg)

?颈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形态

?局麻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手术过程

手术步骤:?仰卧位,局麻穿刺右侧股总动脉?弓上血管造影明确左侧颈内动脉C1中段假性动脉瘤

弓部造影

正位造影

侧位造影

3D造影

?交换Cook6F*90cm长鞘,引入V18导丝至颈内动脉远端

V-18导丝通过病变

?循导丝引入VBJR(0.’’Viabahn)6*50mm,中段覆盖病变,精确释放

引入VBJR(0.’’Viabahn)6*50mm,造影定位

透视下释放覆膜支架

?复查造影,瘤体消失,覆膜支架内通畅,远端无栓塞

复查造影,隔绝良好,位置无误?半年随访复查结果

总结

颅外段颈内动脉瘤临床中并不少见,但由于颈动脉本身重要性及该区域的解剖特殊性,上承颅底,下接主动脉弓,同时涉及周围诸多重要神经血管,治疗相对比较棘手。

对于颅外段颈动脉瘤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以动脉瘤切除+端端吻合或自体/人工血管旁路重建术为主,而微创治疗的方案并不多。借鉴其他部位的动脉瘤腔内修复的理念,如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等,对于颅外段颈内动脉瘤,利用覆膜支架进行微创腔内修复一直是业内努力的方向,但其中主要的问题在于相关器具的局限性。在此之前,我科针对颅外段颈内动脉瘤成功采用GORE0.系统Viabahn进行微创腔内修复,但存在一些问题,首先,GORE0.系统Viabahn对应的鞘口径相对大,对于轨道的建立,以及支架通过扭曲病变是一个考验;其次,支架对应0.导丝较粗,而这类动脉瘤远端血管往往偏细,粗款导丝容易导致远端血管损伤,诱发痉挛,夹层的发生。

VBJR(0.’’Viabahn)在0.’Viabahn基础上进一步改良,使得输送系统更细更软,6mm直径仅需6F鞘管,在II/III型主动脉弓超选建立轨道,以及扭曲病变通过性方面展现十分显著的优势;而且,0./0.导丝对动脉瘤远端血管的刺激损伤小得多;除此之外,其近远端黄金标记,透视下清晰显影性,使覆膜支架精准定位方面较原来有了更大的优势。

我们总结了颅外段颈内动脉瘤微创腔内修复术中的操作要点:

①建立轨道②顺利通过病变③支架口径、长度选择④近远端锚定区把握,精准定位⑤完全覆盖病变,轻柔释放

此外,围术期处理十分重要,一方面,动脉瘤病变性质对治疗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如第一例患者,属于血管发育异常,附壁血栓相对较少,但往往扭曲严重,操作过程中血管更易损伤,痉挛夹层,术中需准备解痉药预防;其他类型如动脉硬化性质的,附壁血栓多,术前正规双抗,术中的肝素应用,APTT监测至关重要,而且支架选择上应覆盖动脉瘤以及附壁血栓,防止术中术后血栓脱落继发脑梗;另一方面,此类患者术后处理,除病因及高危因素控制外,必要的抗血小板,促进内皮化,甚至抗凝治疗,对维持支架的通畅性及预防脑梗方面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VBJR(0.’’Viabahn)为颅外段颈内动脉瘤的微创腔内治疗提供了新型有力的武器。

RECOMMEND推荐阅读“乐真血管”手术零距离回顾(二)

颈动脉疾病3例“乐真血管”手术零距离回顾(一)

颈动脉狭窄例新记录的诞生

令人惊叹的“曲式速度”

HowIDoIt

周栋:复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经验分享

HowIDoIt

张鸿坤:Gore0.输送系统Viabahn覆膜支架应用病例分享

血管资讯VascularNews

专注血管外科领域宣传与继续教育新媒体

合作联系

VascularNews

.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ys/12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