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车祸后仅流鼻血未引重视,颅内动脉覆膜

2021-9-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近日,放射介入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风险、高质量、低创伤的外伤后巨大颅内动脉覆膜支架术,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成功挽救了患者年轻的生命,并于近日恢复良好出院。

患者邓某是一名17岁的学生,4个多月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当时仅留了点鼻血以为没事也就没有引起重视。但1个多月前情况突然严重,左侧鼻子经常流血,而且伴随头晕等不适。情急之下家人带着小邓来我院检查,经我科室影像检查后诊断左侧鼻腔内新生物为“假性动脉瘤”,情况十分严重。原来,上次的车祸导致小邓颈内动脉破裂并形成巨大假性动脉瘤,加上车祸之后有2次口鼻大出血,量大于ml,这对于年轻的小邓来说,已经属于重度贫血,且动脉瘤破口随时可能继续扩大,生命危在旦夕,需要马上进行介入手术,如果不及时堵住动脉破口,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碰巧的是小邓的血型是少见的熊猫血RHD阴性,血源十分紧缺,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生命危险。

小邓的特殊情况引起了我科的高度重视,朱晖副教授在得知患者情况后,第一时间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经反复观看影像图片朱晖副教授最终确认动脉瘤的位置:位于左侧颈内动脉C6段,延伸至左侧蝶窦,且瘤体较大,异常凶险。

“为了病人的生命,我们定全力以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是我们的职责。”朱晖副教授如是说道。为了不耽误治疗,朱晖副教授又马上召集科室的骨干医师进行反复讨论与研究,对穿刺入路,置鞘、导管位置,操作手法及细节,支架的材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周全的讨论,最终决定为患者置入颅内的支架——覆膜支架。相比较于其他支架,覆膜支架一般不会出现排斥,而且可以永久解决颅内动脉瘤的威胁。因为覆膜支架可以封堵动脉破口,重建动脉血流,阻断血液进入假性动脉瘤,从而达到治疗动脉瘤的目的。

在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之后,8月12日上午,由我科朱晖副教授,鼻科李友忠教授,麻醉科老师及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成功为患者进行了左侧颈内动脉覆膜支架术,手术十分成功。在本次手术中,朱晖副教授将微导管从股动脉进入体内,通过造影发现左侧颈内动脉前床突段动脉局部破裂,并可见一巨大假性动脉瘤腔。在明确瘤体的具体位置后,朱晖副教授有了新的考量,即在确保手术质量和术后效果的同时如何降低患者的手术费用。毕竟术前预估的3个高达十几万一个的覆膜支架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突遭意外,父母又常年在外打工的小邓,这笔费用对他们来说可谓是一座大山压在了肩头。经过深入细致的观察,仔细评估和考量,朱晖副教授最终凭借娴熟的操作技术和几十年来丰富的神经介入临床经验,仅为患者在最合适的位置放入1个覆膜支架成功完成手术。经再次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成功的隔绝、闭塞了动脉瘤,避免了肿瘤继续破裂危及患者生命。术后患者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恢复良好。

术前CTA成像

支架放置前DSA

支架到位

释放支架

支架放置后DSA

专家科普

朱晖副教授介绍,假性动脉瘤是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而动脉瘤扩张之后,就像吹气球,到了一定的程度会破裂。一旦发生破裂,病人可能会很快因大出血死亡。

目前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相比传统手术治疗,颅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这种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医院放射介入科团队一直致力于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目前已常规开展神经介入、肿瘤介入、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等治疗,尤其擅长神经介入、肿瘤介入以及外周血管介入等方面,每年完成各种介入诊疗手术约0台次,实施术中中度镇静超过台。

近年来,医院放射介入科团队在放射科主任刘军教授,影像中心主任、放射科介入专科主任、放射影像学教研室主任张子曙教授的带领下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拓展医疗服务项目,强化医疗护理质量与服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造福更多患者,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全部力量!

文:刘瑶欧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yw/12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