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后交通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

2017-1-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1.临床表现

患者,62岁,男性,本院CTA检查发现左侧后交通动脉瘤。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既往房颤病史3年。

2.影像学检查

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

DSA:入院后行DSA正侧位及工作角度造影,动脉瘤自颈内动脉后壁发出,指向后下方。动脉瘤大小为2.5×2.8毫米,瘤颈宽3.4毫米,远端载瘤动脉直径3.6毫米,近段载瘤动脉直径3.8毫米。

3.诊断

左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4.治疗

(1)治疗策略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2)材料及药物

●6F动脉鞘;

●4F单弯导管;

●6F导引导管(NAVI,ev3);

●0.inch导丝(Terumo,Somerset,NJ);

●弹簧圈微导管Echelon10;

●支架微导管Rebar-18;

●0.inch微导丝(Traxcess14);

●自动锁紧Y阀,三通;

●支架,支架解脱器,解脱线:Solitaire5mm/20mm;

●弹簧圈Axium1.5mm/2cm,Axium1.5mm/2cm;

●造影剂

●肝素

●阿斯匹林,波立维

(3)手术过程

术前三天口服阿斯匹林(mg/d)及波立维(75mg/d)。气管插管全麻。全身肝素化。根据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瘤的角度,将支架微导管(Rebar-18)头端塑性成小单弯,栓塞微(Echlon10)导管塑性成单弯。以同轴导管技术将6FNavi超选入左侧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工作角度路图下用微导丝(Traxcess14)导引支架导管Rebar-18超选至左侧颈内动脉末段,在微导丝的导引下将栓塞微导管,成功超选进入动脉瘤,微导管头端位于动脉瘤体,经栓塞微导管将Cosmos2.5mm/4cm弹簧圈送至动脉瘤体,逐步释放弹簧圈,弹簧圈脱出动脉瘤体,调整弹簧圈,使更多的攀在动脉瘤体内,半释放弹簧圈,再将Solitaire4mm/20mm支架经预置的Rebar-18导管送入,缓慢完全释放支架,再继续释放第一枚弹簧圈。再次填入Axium1.5mm/2cm两枚弹簧圈。导丝引入栓塞微导管,退出栓塞微导管。再解脱辅助支架。造影见动脉瘤大部分栓塞,弹簧圈几个攀突出瘤体,但是无波动,考虑压在支架外,载瘤动脉血流通常。

术前DSA

术后工作角度DSA

术后DSA透视

透视

术后DSA

透视

非剪影DSA

术后DSA

非剪影DSA

透视

(4)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双联抗血小板三个月(阿斯匹林mg/d,波立维75mg/d),后改为阿司匹林mg/d终身服用。术后3/6/12/24个月复查DSA。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一次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daliyang.com/dmlyw/5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