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不定时炸弹的探测神器头颅CT
2019-7-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人到中年,记得每3~5年记得做个头颈CTA或MRA”,这是去年多地发生业界精英脑血管爆裂出血去世事件后,在朋友圈中广泛流传的一段话,身为医生的自己,回想身边亦有此事件发生的亲朋、同事,倍感无奈、惋惜。人正值中年,但因为突发一场疾病拿走你生命的全部,没有任何预兆,让你猝不及防,让人惋惜,而颅内动脉瘤是一大恶凶。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常规体检能筛出来吗?
颅内动脉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出现向外膨出的局部囊性扩张,形似长在血管上的“瘤”,而高血压、动脉硬化、吸烟等可能是生长及破裂的触发因素,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潜在性,可能很多时间是静息的,与携带者和平共处,但它在某种条件下(紧张、便秘、劳累、血压增高)发生破裂,如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其危害极大,常为重残或死亡。
目前的常规体检项目,更多的是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查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血压、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常规、血脂、血糖、凝血、颈部血管超声;更加深度内容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颅CT/MR平扫。
目前的常规体检,对于脑动脉瘤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头颅CT/MR平扫只能发现比较大的动脉瘤,而对更常见的中等和小的动脉瘤检出率几乎为零。
颅内动脉瘤的常规筛查的必要性
调查显示人群中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的患病率约为1%~8%,而上海李明华教授的一项基于上海社区调查的普通人群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流行病学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的UIA患病率约为8.61%,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致残致死率大约为30~40%,其中大约有40~60%的病人会在动脉瘤破裂后的一个月内再次发生破裂,此时的致残致死率约为60~80%。所以具有高患病率、高破裂率和高致残致死率的颅内动脉瘤就像是埋藏在人脑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且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颅内动脉瘤病情现状
上医治未病,因此,有人提出定期做头部的CTA或MRA是有道理的,而且颅内动脉瘤的筛查手段中,目前只有头颅CTA或头颅MRA是一种相对经济、无创、快捷且精准的颅内动脉瘤的筛查手段,尤以头颅CTA,检查时间短、筛查精准性更高。
男,50岁,突发意识模糊8小时,头颅CTA示前交通动脉瘤(红箭头)破裂出血,颅内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男,49岁,反复头疼1月余,头颅MRA示左侧后交通动脉瘤(红箭头)
头颅CTA或MRA的检查优势有哪些?
我院目前拥有粤东北地区首台超高端西门子双源ForceCT一台,超高端GEDiscoveryCTRTCT(大孔径CT)一台,GE宝石能谱CT(DiscoveryCTHD)两台,西门子DenifitionAS+层CT两台;西门子MagnetomPrisma3.0TMR、Skyra3.0TMR及GEMR.5TMR三台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磁共振扫描仪。
1、扫描速时间短,目前扫描时间时头颅CTA检查的一大优势,其完成扫描时间以秒计算;
2、低辐射/无辐射,我院的超高端CT机,如双源ForceCT能达到“绿色”检查,头颅MRA更是无电离辐射,图像质量高,头颅CTA还能发现1~2mm的小动脉瘤,达到无漏网之鱼。
3、快捷、安全性高,相对金标准的DSA有创性检查,头颅CTA和头颅MRA更为快捷、安全。
头颅CTA的禁忌症:
1、严重肾功能衰竭;
2、甲亢患者;
3、含碘对比剂过敏患者,多种食物/药物过敏者(过敏体质)。
头颅MRA的禁忌症:
1、带有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者;
2、带有动脉瘤夹者(非顺磁性如钛合金除外);
3、有眼内金属异物、内耳植入金属假体者;
4、幽闭恐惧症者;
5、高热惊厥、危重、昏迷及其他不适宜较长时间检查者;
6、妊娠早期(3个月内)妇女。
图文/黄送审核/李玉林范伟雄编辑/黄送
黄送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