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规范化护理
2020-8-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二人世界 该如何预防意外是关键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jiankangyinshi/m/27311.html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获得成功治疗的首要条件,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不断发展,透析质量不断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时间也得到了有效的延长。
然而越来越多的血管并发症却困扰着医护人员,即使护士与患者都十分周到的护理,由于前臂动静脉内瘘长期反复的穿刺,也避免不了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内瘘闭塞等并发症。或者有的患者前臂血管已经不能建立血管通路,只好选择上臂进行动静脉内瘘,即高位动静脉内瘘。
一、高位动静脉内瘘临床使用中的护理
1、由于高位动静脉内瘘位置较深,因此成熟的时间也较前臂动静脉内瘘长,一般2个月左右,并会出现局部疼痛和肿胀。首次穿刺难度较大,建议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加以指导,嘱患者透析前用肥皂水清洗穿刺手臂,穿刺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消毒皮肤的面积必须达到6~8cm,戴无菌手套。
2、穿刺时,应观察内瘘血管走向,摸准血管深浅及管壁弹性,瘘管是否通畅,采用“绳梯式”穿刺,尽可能避免动静脉穿刺在同一条血管上,以减少再循环。由于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的脆性增加,上臂脂肪组织较多,肌肉松弛,静脉位置较深,血管下没有明显的支撑点。操作者戴无菌手套,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穿刺部位前1.0~1.5cm,血管震颤搏动处上方轻微按压固定血管,以感知血管走向深浅,以20~45角穿刺,见穿刺针有搏动血液回流,再顺血管进针少许放平妥善固定,力争穿刺一次成功。避免转动针头,以保持血管壁和针头的最小角度。
3、在透析中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如有无渗血,周围有无血肿形成,针头有无移动、滑出,输液贴有无松动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透析结束后用创可贴覆盖穿刺针眼,然后用无菌纱布块按压,因为上臂肌肉松弛,血管下没有明显的支撑点,容易发生出血及皮下血肿,故一般要求人工压迫穿刺点止血,时间为15~20min,若内瘘压力过高,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宜过久,然后用弹力止血带加压固定,以固定后能扪及穿刺部位以上血管振颤,针眼又不渗血为度。
二、高位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高位动静脉内瘘由于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故并发症相对较多,常见的有血肿、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心衰等。
1、血肿的护理早期水肿与手术创伤有关,应用过程中与穿刺技术及止血有关。止血过程中由于血管下面没有很好的支撑点,极易造成穿刺点的渗血,形成血肿,也可与肝素的应用多少有关,内瘘未成熟就使用等。在透析过程中,手臂移动致穿刺针损伤血管壁,形成血肿时,可指压止血,或者25%的硫酸镁冷湿敷,24h后热敷,局部涂喜疗妥。
2、假性动脉瘤的护理动脉瘤的发生率较前臂内瘘高,大部分患者血管硬化,穿刺时有一定的阻力,避免用力过猛穿透对侧血管壁,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护理时应注意:①每次更换穿刺点。②穿刺时尽力把上肢血管充分暴露,评估好血管再穿刺。③穿刺时要扎止血带,并在短时间内穿刺成功。④如果出现狭窄或者出现夹层,穿刺时应避开。
3、血栓形成的护理血栓在高位动静脉内瘘的发生率也很高,早期与手术有关,晚期出现血栓是不可逆的,鉴于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特殊性,在护理时要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或者血小板情况合理选择抗凝剂,按时监测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或凝血酶原时间。
4、心衰的护理高位动静脉内瘘由于血流量大,造成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回心血量增加,当患者心脏承受能力差时,就容易并发心衰。护理时加强宣教,嘱患者严格控制水分,透析中护士加强巡视,如有胸闷、心悸、气短、血压下降时应及时给予处置。
高位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与前臂动静脉内瘘没有明显的差异,且血流量充足,在高位动静脉内瘘护理中,责任护士通过娴熟的穿刺技术,掌握透析中及拔针时高位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正确压迫止血,并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经精心护理,可有效预防血管通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号已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End
最后,让我们一起温故知新:
透析病人怎样控制好干体重?
什么?你说透析还可以工作和旅游!
动静脉内瘘非计划拔管案例分析与规范化建议
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血透室病区环境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必记20条!血液透析风险预案完整版
血液净化模式选择专家共识(版)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版)
致谢/刘焕文来源/HD合并CVD重点研究室
申明:本号非商业用途,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联系即删;医学内容请读者谨慎对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